而与其相提并论的美国不仅毫发无伤,还在此次战争中受益匪浅。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会议上,他以“雄霸天下”的姿态独裁地将传统抵御通货膨胀的贵金属——黄金的价格固定在了每盎司35美元,从而掌握了世界贸易体系。
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经济危机的蔓延,美元开始大幅度地贬值,而美国在出现贸易赤字的时候却无法履行此前会议上的承诺——兑换黄金的业务。
但各国政府和主要银行之间还是将黄金的结算货币定位在美元身上,这使得美元汇率与黄金价格的走势出现了负相关性——作为各国外汇储备的美元一旦贬值,就会使得各国政府抛出美元换回具有保值性的黄金,从而使得金价上扬。
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元与黄金的固定汇率终于无法再实施下去了。1975年,“以自我为中心”的美国又寻觅到了符合自己利益的关系——与原油挂钩,于是与欧佩克(包括伊拉克、伊朗、沙特、委内瑞拉等原油出口大国)进行多次磋商,终于达成了只以美元进行原油贸易的协定。
也就是说,美元成了国际原油计价和结算的货币,原油价格的上涨会增加市场对美元的支付需求,从而使得美国的名义汇率上升。
而与此同时,美国也同样是世界上的原油消耗大国,所以,美元的实际汇率也会跟着上涨。这就使得市场上产生了以下情况:买入美元→卖原油→原油支付需求增加→汇率上扬。
这本是一件利好美元的事情,可物极必反,事实上,原油价格的不断上涨,却为美元汇率的上涨带来了压力,即原油价格上涨→各行各业的运营成本增加→其它商品价格上涨→居民的消费成本加大→尽量减少消费需求→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美国经济呈现放缓乃至衰退迹象→汇率下降→美元贬值。
而美元的贬值虽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美国的出口以及刺激市场的投资活动,但却降低了以美元计价的原油生产国增产来抑制油价的意愿,并带高油价,即美元贬值→以美元计价的原油价格下挫→原油生产国减少产量(市场需求不曾降低)→原油供不应求→油价上涨→刺激市场的投机活动→推高油价→美元汇率走强。
为此,美元与原油的关系在不经意间开始了类似“跷跷板”似的负相关征程。
对比以上欧元/美元与原油价格的走势图,我们可以发现:2008年2月初,原油价格和欧元/美元汇价双双出现下跌的行情;此后,当原油开始形成多头,且全力上冲的时候,欧元/美元也不甘落后,均线系统呈多头排列,汇价持续了一个多月的上扬行情;直至近4月份的时候,原油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整理过程,而无独有偶,欧元/美元的汇率也跟着进入了休整期;但当原油整装待发、一飞冲天的时候,欧元/美元的汇率也开始蓄势前行,创下新高。
一波又一波,一浪又一浪,原油价格和欧元/美元的汇率总是处在“如影随形”的状态中。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