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车到镇上已经是五点多,等他们再将年货拉回家里,已是夜里近七点。
200块钱的货,在八十年末已算是一笔大钱。
大家都小心翼翼将其摆放好,纵使有些馋那瓜果烟酒、饮料,但也知道这是拿来卖钱的,只字未提尝尝鲜之类的话。
夜里随意吃了些土豆疙瘩面,两老担心小两口赶一天路累着,也就让他们早早歇息。
次日醒来,1月31日。
冯春妮也没急着出摊,休整一日,将年货标价都写了个明明白白。
趁着空闲,她和付洪生打算去街上采购些米面油回来。
卖吃食那5天,几乎清空了整个地窖。
囤的土豆与红薯所剩无几,哪怕是面粉、糯米粉也用去不少,做糖葫芦的果子,更是早早用光,最后还是从付家舅舅哪儿买来的。
若不是食材快耗光,两老怕是还要去卖薯条。
冯春妮忙让二老好好歇歇,之前出摊五日,每日天不亮起来,为了尽快卖完,大家伙经常是挑着东西游街串巷,着实太过辛苦。
现在卖年货,两三人找个固定的地方,摆上即可。
两老念叨着可惜,哪怕不卖薯条、糖葫芦,也打算帮儿媳妇卖年货。趁他们还有力气,能帮一点是一点。
尽管耗费的食材有点多,但能从最初的十几块成本,发展到现在翻了几十倍,也算值了。
除开她手头上308元现金,还囤着200块钱的年货。按照她的预计,连本带利起码能卖个400元。
这样一来,到时候就有近七百元的现金。
700元,正好每个人平分90块,剩余70则拿去充公买肉、油米面等年货。
……
休整一日后,已是2月1日。
清晨,冯春妮跟付洪生拉着板车下山。
付洪生耽搁了几日不曾彩排,哪怕很想陪着她去摆摊,但上午还得去排练,所以早上由两老陪着她出的摊。
学生们正放寒假,小学门前都是空地,四周来来回回人不少。
冯春妮干脆将摊子,摆在学校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