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05】

龙骨焚箱 尾鱼 3203 字 3个月前

黄山, 山桂斋。</p>

不同于市区里那所装饰得富丽堂皇的养生馆,这儿才是山鬼真正的总坛。</p>

这是一幢很老的建筑,位置偏僻, 深居山内,始建于唐中期。修筑伊始, 就考虑到了兵灾战祸, 所以并不雕梁画栋,筑屋材料选用了沉重的条石, 地下广掘空间, 真需要逃离时,所有人轻装离斋,家什细软藏进地下,地面先放一把火,自砸门窗,反正屋架牢固,不会造成什么实质性的损坏先下手为强, 只是叫那些兵匪知道, 这儿已荒废了, 没什么可烧抢的了,您别处瞧瞧去吧。</p>

待兵灾过去, 重新拾掇一番,又是屋坚舍固一大宅。</p>

而且,山桂斋深谙“以山藏宅、以屋藏屋”之道,外人从未见过它的真正门面, 今时今日亦如此进门时只不过是普通度假村,车子在里头七绕八绕之后,才会驶近真正的重心,同时,也驶近古老的岁月、不间断的传承。</p>

时近深夜,冼琼花走在山桂斋曲曲折折的鹅卵石小道上,斋内虽然已经引入现代家居,但仍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古色调,别的不说,花园里的照明喜欢用烛火,那些错落的假山石间,或高或低,或前或后,都燃着被透明挡风罩护着的幽幽烛火,偶尔能听到噼啪一声烛花爆裂的声响。</p>

冼琼花喜欢这感觉外头的世界争分夺秒,但踏入山桂斋,会让人觉得岁月绵长,风景这边独好。</p>

她走到一间大屋的门口,伸手叩门,柳姐儿很快应了门,顾不上跟她打招呼,就朝屋里报备“七姐儿来了。”</p>

进门就是客厅,高荆鸿和仇碧影正围桌而坐。</p>

高荆鸿穿绿色的真丝绑带家居睡袍,正拿鎏金贝壳柄的小茶勺轻搅面前的茶汤,仇碧影却穿件松垮的大黑t恤,手边摆啤酒、咸水花生米,还有好几碟凤爪鸭脖卤味。</p>

冼琼花跟仇碧影打招呼“五姐还没走呢”</p>

仇碧影说“走了从不惦记这儿,来了又想赖着不走。”</p>

又招呼她“来尝尝我店里的卤味,今天刚快递来的。”</p>

冼琼花对卤味没兴趣,掏出烟来,先看高荆鸿“大姐,不介意吧”</p>

高荆鸿说她“你也少抽点。”</p>

边说边拿手在鼻端扇了扇,好像那烟味儿已飘过来似的,还吩咐柳姐儿“把土空调打开,给屋里透透气儿。”</p>

柳姐儿应了一声,先拿了个烟缸过来给冼琼花,然后弯下腰,手指抠进地上,用力拎起一个菜碟大小的石盖。</p>

有嗖嗖的冷气自下头窜上来。</p>

这是老徽州一带富贾官家流行的土空调,原理是在下头挖个一两米见方的地窖,利用恒温地气,再引来山泉水,带动空气对流影响室温,虽说跟现代空调的制冷效果不能比,但胜在清凉天然。</p>

古人的智慧也是不可小觑的。</p>

做完这些,柳姐儿走到屋子另一侧、角落处的椅子上坐下,拧亮台灯,自顾自戴上老花镜,又拿起绣绷绣针她的绣工好,女儿把她的绣件挂上淘宝店,好多人排队等着买。</p>

她不缺这钱,但被那些素未谋面的人念盼,很有成就感。</p>

冼琼花把目光自柳姐儿身上收回,吸一口烟,缓缓吐出,低头看土空调口处冒上来的咝咝白气,耳畔传来茶勺和杯壁磕碰的轻响。</p>

高荆鸿问她“姿宝儿睡了那伤,没大碍吧”</p>

冼琼花嗯了一声“从小那些山味奇珍不是白吃的,就差把她养成药人了,这种伤,还扛得住。”</p>

仇碧影问她“那个江炼,又把小千儿给救了”</p>

冼琼花点头“这趟要不是他,真要给你们报丧了。”</p>

仇碧影喃喃了句“这都两回了啊。”</p>

冼琼花把烟灰磕进烟缸里“以后,姿姐儿要是真和他好,我也不好说什么了。我早说过,有些事,要么别叫它发生,一旦发生了,你还止得住吗这回跟上回还不同。”</p>

高荆鸿停了手,慢慢把茶勺取出,搁在茶搁上“葛大还找不着呢”</p>

仇碧影嗤之以鼻“大姐,你就别惦记他了,一个流浪汉,今儿在这明儿在那,满中国乱跑,居无定所,这种的,上哪找去再来两三个万烽火帮忙,也没办法啊。”</p>

高荆鸿纠正她“不是满中国乱跑,人家葛大先生,只在长江北转悠。”</p>

仇碧影给自己倒酒“长江北还小吗葛大要还活着,你算算他多大了没八十也七十好几了吧,说不定已经过身了,再说了,他眼睛好的时候都看不出来,眼瞎了还能看出来”</p>

高荆鸿叹气“我就是想问问,那些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当年那事,做的对不住姿宝儿,她那性子,一直别扭着,你看不出来”</p>

冼琼花苦笑“怎么看不出来拿人手短,吃人嘴软,做了不地道的事腰都弯姿姐儿跟我说硬话,我都不敢回她。”</p>

仇碧影有同感“谁不是呢。”</p>

高荆鸿沉吟了会,心中一动“你们说那个神棍,行吗老七,当初是你去查他的底,你觉得他怎么样”</p>

冼琼花想了想“人品没问题,朋友关系什么的,也都是真的”</p>

高荆鸿打断她“关键还是看能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