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节跟踪监视

虎警 黑天魔神 1597 字 2022-09-09

斜靠在座椅上的虎平涛呼吸平稳,墨镜边框在他斜视的目光中加上了一条粗大竖线条,整个视角被划分为黑色与白色两大块。

李丽红与何萍同岁,前后相差四个月。她皮肤偏黑,尤其是面颊与前额,分布着粗糙且干裂的鳞状皮肤。手指骨节粗大,手背上纹路密集,这是常年从事劳作的显著特征。

城里虽好,却不是想象中的天堂。李丽红的养父母之前有过一个儿子,他们有着很重的“男尊女卑”旧观念。李丽红上过小学,后来养父母的儿子上厕所解手的时候,不慎掉落粪池溺死。养父母迁怒于她,让她每天承担家里的大部分杂务:割猪草、下地干活、洗衣煮饭、拾粪,后来好不容易找了个男人嫁出去,可没过几年她丈夫上山拣菌子,意外坠落山崖……一句话,她过得很辛苦。

这些情况在之前的调查中就录入了资料库。

她穿着一件橘黄色套头衫,无论颜色还是款式都显得土气。黑色长裤边角已经磨出了破缝隙,一看就是穿了很久。脚上的中跟皮鞋至少是十年前的老款,鞋面上有很多皱褶,沾满了尘泥。

她每年都会在清明和冬至的时候回老家祭祖。这些年,回家次数变得更频繁,至少每月一次。

这个现象引起了雷跃注意,于是派人暗中跟了李丽红大半年,发现她频繁回家的原因只是为了“拿菜”。李丽红在南泉村里是有土地的,但因为土壤贫瘠,农作物主要以以马铃薯和辣椒为主,卖不了多少钱,村里很多年轻人都放弃耕种,选择前往大城市打工。

留守在村里的都是老人。

田地荒太久,就废了。李丽红把自己的地让给村里人耕种,对方答应她每个月都可以回来收一些菜。萝卜、南瓜、苤蓝、白菜、土豆、茄子……这些当季蔬菜很便宜,自种自吃也谈不上什么成本。李丽红每次回来都要带走一大包菜,尤其是冬天的萝卜,做成咸菜可以吃很久。

这是一个非常节俭,持家型的女人。

不节俭不行啊!李丽红在城里没有房子,只能租住在城中村。因为文化程度低,她的工作一直不稳定且收入微薄,月入在两千块左右,有时候甚至只有一千二、三。她女儿今年上小学四年级,正是花钱的时候。

临河县离省城很近,只有不到一个小时的车程(时速六十公里)。两年前,已经撤销了县制,合并为省城的一个区。车票不算贵,单程只要十二块。

李丽红可能是累了,上车后就开始睡觉,发出很大的鼾声。右边邻座的男人满脸不高兴,趁着路上颠簸,用胳膊肘用力拐了她几下,却毫无用处,反倒惹得李丽红故意发出更大的鼾声。

很快到了南泉村,车上下空了一大半的乘客。这些年搞活经济,一些从城里回去的年轻人脑子活泛,搞起了农家乐。南泉村后面是成片的山,植被茂密,有几条景色不错的箐沟,这对城里人充满了吸引力。每逢周末,这里就成为短途自驾游热线,刚好经过村里的市场,这里的土产和新鲜蔬菜价格便宜,游客纷纷停车购买,逐渐形成独特的消费圈。

像虎平涛与何萍这种打扮入时的城里人在南泉村下车,都是为了逛村市,呼吸野外新鲜空气,然后在山里走走,渡过一个愉快的周末。

李丽红可能是有些饿了,下车后直接走到村市的小吃摊,要了一碗小锅米线。

这是滇省的特色小吃。煮米线的小铁锅很有特点:外形像个大号碗,木制握柄垂直插入锅边的铁槽,用铁钉固定。米线分粗、细两种,取用事先熬好的大骨头汤,加上猪油、鲜肉末、酸腌菜、酱料、酱油,旺火煮至沸腾,配以新鲜嫩绿的韭菜或豌豆尖,还有火红鲜艳的辣椒油,鲜美、热辣、爽滑的口感让你尝过之后就无法忘记。

手机拉近了世界的距离。很多来南泉村的游客都喜欢吃这里的米线,相关的评论不少,带动了更多的人来这里品尝打卡。其实城里有很多小吃店的米线比这里味道更好,但出来玩就是为了尝尝本地风味。俗话说的“隔锅香”,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