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二章 卫小官人真长策,赚得诸王尽白头(中)

这——

刘大夏在这件事上态度很坚决啊!

“不错,敢问陛下,纵然是越王登大宝,太子妃与皇孙一脉未来如何?”刘健谢迁二人在这件事上的观点也是相当一致的,他二人几乎异口同声问。

老皇帝稍有些尴尬。

“陛下,襄阳郡主是越王之女,但也是秦国公之妻,家国天下,自该有个轻重之别,”李东阳沉声请求道,“臣愿以身为替,也不过一人不幸;太子妃所诞皇孙,那是大明万世千秋的保证,是陛下一脉不会中断的保证,怎可为荧惑之替?”

他这么一说,却怎么有一股莫名的悲壮?

老皇帝笑道:“诸卿之心朕已知,不过,此事太子妃不可替,你等也不必以身为替。不过是一场正常的天象运转,朕不怕。就算有灾难,度过就是了,怕什么上天责罚?此事不必再谈,这里只说此事本身。”

他疑惑至极,中原那些能人异士里,如果有人能提前推算出荧惑守心的天象去,那定然是锦衣卫和东西两厂早就关注的人了。

换句话说,中原没有星占家有这等大本事。

那会是谁?

哪国的高手?

“卫央的意思是,这恐怕是一场精心编织的谎言,我们若是按照史书上记载的手法处理,将来看不到这场天象,那自然是‘祷告天地’有了效果,但若不去做,出现了,那也是皇帝驾崩,什么也看不到了,故此利用此事的人稳赚不赔,唯独朝廷与百姓要遭受些损失。”老皇帝笑道,“故此,卫央的意思是不必理睬,安心做好自己的事情。”

“此言大善!”四个宰辅一起称赞。

卫央的意思越来越明确,他可以和老皇帝互相掐架,但诸王最好还是安分点。

有这个态度,他们这四个人位极人臣的嘴欢喜。

甚至说一句大逆不道之言,他们最盼望老皇帝能熬到皇孙长到五六岁。

因为到那个时候,皇孙继承大宝就名正言顺了,也有那个基本的实力,一旦皇孙登上皇位,他们这几个人就是拥立之功,哪怕他们死了也能给子孙换来一场大富贵——倘若能熬到那时候那可就是……

天子年幼,太后临朝,可太后毕竟是女人家,就算能引得西军为外援,那也离不开内阁的帮助。

到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