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孙中山定策槟榔屿

第一节孙中山定策槟榔屿(本章免费)

【“革命党人是杀不绝的,我们的鲜血如同火焰,将点燃民众,烧毁这腐朽的清王朝……”孙中山的声音依旧带着那份决然与执著,在场的二十多位同盟会骨干都听得十分入神,久久,仍然沉浸在他那慷慨激昂的演讲中。】

早在鉴湖女侠秋瑾策划安庆起义的同时,一个影响了近代中国历史进程的人物,正在世界各地奔走,并策划了一次又一次起义,为推翻帝制不遗余力地奋斗着。

他就是孙中山。???c0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诞生于广东省香山县翠亨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名帝象,读书时取名文,号日新,字德明,1886年改号逸仙,1897年在日本化名中山樵。1892年7月,孙中山以优异成绩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曾先后在澳门、广州等地行医。因医术高明,并周济穷人,声名鹊起。

1894年6月,孙中山到天津上书李鸿章,要求改革时政,被置之不理。同年11月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提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1905年8月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被一致推举为总理。

同盟会先后进行了乙未广州起义(1895年10月)、庚子广东惠州起义(1900年10月)、丁未广东潮州黄冈起义(1907年5月)、丁未广东惠州七女湖起义(1907年6月)、丁未广东钦州廉州防城起义(1907年9月)、丁未广西镇南关起义(1907年12月)、戊申广东马笃山起义(1908年3月)、戊申云南河口起义(1908年4月)、庚戌广州新军起义(1910年2月)等九次起义,均未能成功。

在马来半岛西北侧的马六甲海峡中有一个小岛,这个小岛及其附近地区叫槟城,又叫槟榔屿,据说是因为这个岛屿的形状酷似槟榔而得名。这个地理名词最早出现在明代永乐年间成书的《郑和航海图》中。在15世纪,有一部中国舟师使用的海道针经《顺风相送》,上面就记录着从马来半岛的昆仑岛(pulondore)到槟榔屿的航道指南,可见在当时槟榔屿已经与中国通商。1786年3月,英国东印度公司根据弗朗西斯莱特(francislight)的建议,将槟榔屿作为英国海军基地。莱特任第一任总督,他在任期间鼓励华人及其他移民进入槟榔屿,令槟榔屿日益繁荣。

由于华人在槟榔屿人数多、影响力大,孙中山从1905年开始在马来亚宣扬革命理念,发展同盟会组织,使槟榔屿成了孙中山及同盟会在东南亚的主要集会场所和重要海外革命基地。同盟会在槟榔屿创办《光华日报》以宣传革命,还组织“槟城阅书报社”以联络群众。

1910年11月13日,在槟榔屿的柑子园会议厅里,已经经历过九次失败的孙中山正在召开一次紧急会议。接二连三的起义失败,使得革命阵营内部的士气严重受挫,不少同志对革命前途颇为悲观,很多原先支持革命的人都不愿再支持革命。孙中山赶到槟榔屿,约黄兴、赵声、胡汉民、谭人凤、居正等同盟会骨干召开会议,共商新的起义计划,打算以此鼓舞士气,振作精神。

“革命党人是杀不绝的,我们的鲜血如同火焰,将点燃民众,烧毁这腐朽的清王朝……”孙中山的声音依旧带着那份决然与执著,在场的二十多位同盟会骨干都听得十分入神,久久,仍然沉浸在他那慷慨激昂的演讲中。

会议厅的墙上,贴着同盟会在日本成立时的集体合影,旁边的许多名字画上了黑框。

孙中山顿了一下,接着又痛心疾首地说道:“痛同胞之醉梦犹昏,悲祖国之陆沉谁挽?鉴湖女侠虽死犹生……从第一位牺牲的陆皓东,到现在,同盟会志士活着的越来越少。可是,同盟会在全国各省都有了支部,赞成我们推翻满清的人越来越多了。起义失败不要紧,我们还可以再起义,关键是我们不能失去战斗的勇气和革命者的血性,不能让这些年来倾家荡产支持革命的同胞们的付出化为乌有,更不能让已经牺牲的仁人志士的血白流,所以我们必须要尽快策动第十次武装起事,起事的地点就定在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