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改粥为粮

这样一来,皆大欢喜,城内的秩序渐渐地安定下来。

由于官府放粥的时间定时,每天无论刮风还是下雨,都非常准时的将粥发放到个人的手里。

如此一来,虽然大家每天都几乎吃不饱,可是,却对官府有一种莫名的信任感。

杨义听到各方传来的消息,知道事情已经安定下来,顿时大喜。

为了便于管理这座城池,杨义又命人在这些人之中,选出来一些比较正直的人。

能力不重要,重要的就是正直。

因为按着杨义的计划,发放粥的事情,大汉新军渐渐的就会退出去,让当地的人自己来处理。

所以他只能选择一些比较正直,不会去做坏事的人,来分配这些不多的粮食。

也许有的人能力比他们强,可是,这毫无意义,一个人一天领半斤粮食,就算你能力再高,也只是半斤而已。

最重要的是,能力高了,心眼儿就多了,说不定这半斤粮食,恐怕也不足称了。

这一天,徐庶来找杨义,先是恭喜的计划成功,然后才笑着说道,“杨将军,这样一来,只要大家省着一些用,粮食应该坚持到收货的时候。”

杨义点了点头,“既然这编已经稳定了,我准备刘一些人在这里,其余的人先回去。”

徐庶知道杨义的想法,仔细想了想,忽然开口道,“杨将军,这里发放粥的事情,我有一些想法。”

“噢!”杨义一愣,随即笑着问道,“什么想法,说出来我听听!”

徐庶缓缓说道,“将军使用了这个放粥的办法,确实能减少很多浪费,会省很多粮食。

可是你有没有发现,想要把米做成粥,就要用专门的人来熬制,还需要很多的柴火,耽误很多的时间。

我在想,如果大家按着每天多少粮食,直接将生的粮食发给他们,让他们自己回家熬制,会不会更好一些呢?”

听到徐庶的这番话,杨义目光一亮,笑着拍了拍手,“不错,你的这个想法很好,如果我们不熬制那些粥,确实会节省很多的人手。

而百姓们领到粮食以后,完全可以自己回去熬制。

我看这个办法行,到时候我们只需要派一些人专门发放粮食,整个问题就全都解决了。”

听到杨义赞同自己的想法,徐庶顿时大喜,笑着说道,“如果想省事,那更简单,比如每人每天半斤粮食,我们可以一次发放十天,或者二十天,也可以30天,这样我们就不需要太多的人守来为他们发放粮食了。”

听到这番话,杨义眉头皱了起来,仔细想了想,却摇了摇头。

“你的这个办法确实可以节省很多的人力和时间,可是,我们之所以发放粥,就是为了让每个人每天至少要吃一些食物,来维持温饱。”

徐庶摇了摇头,“就算我们发放多一些粮食,应该也没问题。”

说到这里,徐庶的语气停顿了一下,但紧接着,他也不等杨义回答自己的话,便自顾自的继续说道。

“他们领到粮食以后,完全可以自己回去分分,然后坚持到规定的时间,再来领粮食。

如果百姓们节省,说不定我们给他们发下去十天粮食,他们会省出来一天,当做存粮呢?

这样一来,也可以极大的缓解粮食的危机,这岂不是一举两得。”

听闻此言,杨义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如果采用一次多放粮的办法,确实可能出现你说的那种情况,而且对我们也确实很有利,说不定会省很多粮食。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领到的粮食被别人抢去了,那你岂不是没有粮食可吃了。

如果每次领的粮食是十天的份额,一旦粮食丢失,这几天就意味着你没有饭吃。

我们之所以放粥,就是想让大家都活下去,而不是某些人活下去。

每天放一次粮,确实很耽误时间,也会多花费很多的人力,可是,在发放粮食的时候,也相当于我们点一次名,看看有谁没有来。

在这一次粮荒之中,我们不能保证他们吃饱,但是至少要让他们有东西吃才行。

所以每天发放粮食虽然麻烦,但我希望还是坚持下去,等到收获了,生活自然也就好了。”

徐庶听到杨义的这番话,猛然呆住了,过了好一会儿,忽然苦笑着摇了摇头,“是我多心了,倒霉想起将军的这个深意。”

随着杨义的一声令下,城内放粥的办法改成放粮,按照每人每天最低的限额,发放粮食回家自己煮粥。

第二天来领粥的人,没有看到热气腾腾的大锅,顿时吃了一惊,随即害怕起来,和身边的人开始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