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工业之主 晴空之下 1924 字 2022-09-10

镇藩令推行之后,郡守便成了地方的绝对实权人物。冉昱出身豪富之家,因着老师和三哥的关系也见过不少位郡守,像钱酉匡这么接地气的还是头一位。

“母亲,我记下了。”

他想了想,又接着说道。

“听说钱郡守的祖籍下南郡海应府,还请母亲托外祖家打听一下,我的煤气化炉以础石煤为原料,若是进展顺利,以后说不定还要和这位郡守常打交道。”

冉昱说的“常打交道”,那就是合作的意思了。

钱郡守家中有矿,而冉昱需要的础石煤,恰好就是精煤开采后的劣等矿渣。础石煤质地疏松易碎,不易储存和运输,燃烧时还会产生大量的黑灰色烟气,这种煤,大雍的普通百姓是不用的,只有服徭役的罪人和刑徒会捡来烧火取暖,挖出来就会被直接丢弃。

要是不值钱的础石煤也能成为提炼化物的原料,这对矿主们来说无异于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大雍朝大大小小几百个煤石矿,富矿贫矿各占一半,础石煤的出产家家都不少,却不是谁都适合信义相托。煤气化炉是冉昱的心血,第一个合作伙伴一定要挑选得当。

冉夫人多聪明个人,跟随丈夫经营织坊多年,听话音就知道儿子想要做什么。她点了点头,伸手拢了一下鬓角,笑道。

“哪里还用去信?这两日你舅母要来青州,说起来她与钱老太君还是远亲,问她正好。”

话虽然这样说,可冉夫人还是安排了人去娘家送信。

阿昱知道娘亲做事向来谨慎,也不再多问,而是把注意力重新转回到矿炉上来。

他拿着自己的设计图在青州、湖溪、宿阳等地奔波了三天,定制了一个中号的实验炉。钢铁构件交给宿阳的冶铁场,土木建筑找青州城内的工坊,湖溪织坊还有几名忠心耿耿的老技师,一并请到阳坡负责后续的运行维护。东海现在百业凋敝,能接到大活工匠们都很高兴,打包票说绝对会按时完工,精工细造。

“七郎造这些机关,可是要重开织园了?”

匠头笑着问道。

“要真是那样可太好了,我老家还有一班婶娘侄女,以前都是在织坊里做惯了的,七郎要是需要,我这便送信去叫她们过来。她们都是熟手,又有把子力气,拆装织机、放卸原料,她们啥都能干!”

他要的工钱不算高,也很卖力地在推荐,可惜冉昱没有重开织园的计划,只能笑着回绝。

“啊?七郎也不准备重开么?”

匠头的脸上写满了失望。

“连冉家都不开了,那其他人家岂不是更指望不上?”

东海虽然不像上下南郡那般的富庶,可只要人勤快些,以前总能找到活计做,混个糊口不是难事。可自从冉氏织坊迁走,青州城是眼见着变冷清。城里很多人的房子和店铺都给烧了,也不做重修,干脆都跟着冉家的大船去了内陆。再这样下去,他们这些匠人找不到活干,只能离开东海另谋生路了。

看出了他的心思,冉昱想了想,还是出言宽慰道。

“我虽不开织园了,可这个机关造成以后,还是需要不少人手的。你家要是有擅长机关组装或是冶铁的成手,到时候可以过来试工。”

“噢,好!”

匠头连连点头。

回去他便与众匠人讲了这个消息,大家都很高兴,甭管冉七郎要造什么机关,他说需要人那肯定是准的,青州人都知道,冉家本家的少爷从不打诳语。

“那可是件大好事啊,我家的二丫头念过中学堂,手可巧着哩。”

“那可是真厉害,我二舅家的大小子就念不得书,但是他匠工手艺不错,到时候可得带过来试试。”

“冉七郎真是厉害呀。”

一个匠人看着手中的图纸说道。

“这么复杂的机关,又是造热炉又是密封加压罐的,还有这许多闸口、风道,这得是个怎样的脑袋才能想得出来?!”

“哈哈哈,那肯定不是咱这种脑子!”

他的同伴笑嘻嘻地拍了他肩膀一下。

“人家那可是墨宗大学院的头名,天上下来的文曲星,凡人哪可能明白他造的机关,让咱们干啥就干啥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