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钟山风雨8

1911再造中华 鹰隼展翅 1646 字 2022-09-11

袁世凯淡淡的说:“就算有舰队支援,南京也保不住。那家伙手中光是超过十五厘的重炮就有百门之多,把舰队拉过去跟他排在江边的炮群对轰,那跟找死没有任何区别。”

徐世昌点头:“那好,我想办法拖过去。对了,你打算如何处理跟黑衣军的关系?”

袁世凯沉吟良久,说:“等拿下武昌之后我便约他过来谈谈吧,我们之间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没必要杀得血流成河。”

徐世昌心领神会:这是要两家瓜分地盘的节奏啊!

好吧,这确实是最好的选择。北洋跟李思明没有什么深仇大恨,相反还有不错的合作关系,比如说袁世凯寄予厚望的邯郸煤铁联营项目,就是李思明给指出矿藏所在,然后进展一路顺风顺水的,有这层关系在,双方完全可以合作的。

不过,在合作之前肯定要先打一仗,向黑衣军证明自己的实力,否则就要被看轻了。

在这两位大人物谈笑风生中,武昌前线,一枚红色信号弹拔地而起,江面上顿时杀声震天,数百艘小船争先恐后的冲向对岸,那种声势,只能用“排山倒海”来形容。

呆在前线督战的黄兴见此情景,不禁面色惨白,都顾不上指挥了,径直返回武昌城中,找到宋教仁,低声对他说:“武昌守不住……绝对守不住……”

宋教仁同样面色发白:“这可如何是好?”

黄兴说:“没别的办法了,退往九江吧!”

历史上,革命军与北洋军血战的时候,南方各省群起响应,各路援军源源不断开赴武昌,与北洋军反复拉锯,最终在武昌与北洋军形成了隔江对峙的格局。但现在不一样了,北洋军所表现出来的凶残的战斗力把各省督抚都吓得不轻,江西、湖南、广东、四川等省虽然也起来响应,但都不敢大规模组织援军开赴前线,结果那点规模有限的援军被北洋军轻松击溃。现在北洋军已经占领了宜昌,堵住了四川革命军出川的咽喉要道,又占领了岳阳,湖南革命军沿水路开赴武昌的计划也宣告夭折了,现在的武昌已经成了不折不扣的孤城,面对北洋军两个镇精锐的猛攻,摇摇欲坠。现在的形势就是,湖南、江西、安徽、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山西、四川、陕西……响应革命的省分不计其数,但援军却近乎断绝,这样的局面,未免也太尴尬了一点。

宋教仁眉头大皱:“武昌乃是打响第一昌的地方,一旦丢失,军心动摇,海内外支持革命的同胞也会大失所望,实在不宜轻言放弃。”

黄兴苦笑:“我何尝愿意放弃武昌?但实在是没办法了,部队连吃败仗,一点士气都没有了,援军近乎断绝,北洋军却在源源不断地南下,根本就招架不住!”

宋教仁说:“李思明呢?他那边进展顺利,连战连捷,已经打到南京城下了,能不能让他组织一支援军前来增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