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攻势9

1911再造中华 鹰隼展翅 1584 字 2022-09-11

第1、第2步兵师与俄军的对峙已经持续了数日。这几天里俄军一直在拼命增兵,而黑衣军则一直在挖战壕修掩体。他们把战壕挖得需要梯子才能爬得上去,然后在战壕壁掏猫耳洞,用以躲避俄军的炮火。用这个时代的眼光来看,战壕完全没有必要挖这么深,因为压根就没有一个国家能拉得出这么多重型榴弹炮用以摧毁这些坚固得过份的工事,不过黑衣军很清楚,他们把战壕挖这么深不是为了防炮,而是为了防机枪。

准确的说是为了防重机枪的纵深散布射。

一战中,德国那帮缺德的孙子率先在实战中使用了纵深散布射战术,将重机枪当成口径超小射速超快的速射炮来用,砸得协约国军队人仰马翻。这帮孙子尝到甜头之后变本加厉,开发出用重机枪打散布射去覆盖三四千米外的敌军炮兵阵地、后勤补给线、第二梯队集结地等战术,填补了世界军事史上的空白,为丰富战场收割生命的手段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到最后,这帮孙子甚至开始用重机枪去扫躲在战壕里的协约国士兵,而且往往是在夜里发动攻击。在寂静的夜晚,协约国士兵绷了一天的神经慢慢放松下来,三三两两聚到一块聊天,甚至讲荤段子,有说有笑十分开心。就在这个时候,头顶上突然嗖嗖嗖嗖,一阵阵重机枪抛射出的弹雨就这么兜头兜脑的砸了下来,好多听荤段子听得正来劲的协约国士兵还没反应过来就脑袋开花,一命呜呼……这种战例在当时的西线可谓层出不穷。协约国阵营给逼急了,除了同样用重机枪打散布射去扫战壕里的德军,以牙还牙之外,就是拼命加深、加阔战壕,在战壕两侧掏洞,只有这样才能防住那突然从天而降的弹雨。

黑衣军不知道俄军有没有掌握这项技术,料敌从严,就当他们掌握了好了。提前作好准备,把掩体挖好并不麻烦,要是俄军真的学着他们玩起纵深散布射,子弹雨点般砸入战壕里,而战壕里的士兵却无处藏身那才叫麻烦。

蔡锷站在指挥部外面,用望远镜向远处的俄军炮兵阵地眺望。在他身后是以蒋方震为首的一众参谋人员,甚至有几个德国佬,这是克洛维老公爵那头老狐狸塞给他的,美其名曰:战地观察团。这帮家伙的任务就是呆在距离前线尽可能近的地方,目睹战场的全貌,记录整场战争的经过供德军总参谋部研究,他们手中的笔直接影响着德军总参谋部的判断,而德军总参谋部一旦发生误判……

那可是要死很多人的。

话是这样说,但那帮战地观察团显然没那么安份。一名名叫桑得德的德军上校盯着远处俄军那庞大的炮兵阵地,皱着眉头对蔡锷说:“将军,我承认你构筑的防御体系非常坚固,哪怕是让德国最精锐的集团军来进攻,也会付出可怕的代价,但是……”他加重了语气:“没有一场战争能单纯依靠防守来取得胜利的!想要夺取胜利,必须进攻,果断地进攻!”

蔡锷微笑:“我们会进攻的,不过,那得是在俄军的尸体铺满战场之后。”

桑德斯眨眨眼睛:“你的意思是,你打算打防守反击?”

蔡锷说:“这是最好的办法。”

桑德斯说:“这种战术确实可以占到便宜,但未免太过被动了!”

蔡锷淡淡的说:“被动?打起来才知道谁更被动一点。”

俄军阵地猛的升起一枚红色信号弹,在数百米高空中炸成一团红色焰火。

蔡锷对军事顾问们说:“绅士们,俄军马上就要开始炮击了,我们还是赶紧进入掩体吧,免得被炮火误伤了。”

德军顾问们还想再看看,但蔡锷显然不会允许的,他率先钻入地下掩体,一众警卫员簌拥着这些德军顾问,或者说裹着他们,紧跟着自己的统帅往地下掩体钻,根本就不给他们展示德国人的固执的机会。

刚回到掩体,炮弹爆炸的轰鸣声就传了过来,俄军的炮兵群果然开火了。首先发言的是76毫米口径野战炮。这种野战炮于1900年定型并且列装俄军最大射程达到6600米到8800米,放在这个时代是相当不错的,就是威力有点小。当然,这并不能怪俄军,现在全世界的野战炮都是这个鸟样,追求轻便,涉及速度快,至于远射程、大威力等等这些他们没怎么考虑过。也就德军这个一早就知道自己在速射炮技术方面无论如何也干不过法国佬的奇葩才另辟蹊径,给每一个步兵师大量装备105和150毫米口径重型榴弹炮。

虽说76毫米野战炮的炮弹爆炸威力并不大,但几十门同时开火,还是相当吓人的。那炮声如同滚雷一般,轰隆隆的由远而近,连空气都仿佛被挤压的起了波澜,紧接着呼啸旋转着的炮弹,仿佛带着火星的火流星划过天空,从天际飞坠而下,狠狠的砸在中国军队的阵地上……转眼间,黑衣军第1步兵师的阵地便被一片黑红色的烈焰丛林给覆盖了。

而这仅仅是个开始。76毫米野战炮群开火之后,俄军那庞大的炮兵群仿佛听到了发令枪似的,也争先恐后开始发言,隆隆炮声响彻北满的天空,几乎震散了空中的云彩;炮弹化作磅礴大雨倾泻而下,砸在中国军队的阵地上,战壕里战壕外都是烈焰翻滚,沙石飞溅,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没有一丁点的间歇,轰隆隆地连成一片,让人连气都透不过来!

第1步兵师的士兵们抱紧步枪躲在防炮洞里,皱着眉头苦苦忍受着。虽然他们都很聪明的用棉花塞住了耳朵,但是那巨大的爆炸声还是不断的撞击着他们的耳膜,震得他们的耳朵嗡嗡作响。地面同样在猛烈的炮击击中颤抖,就像一面被巨人疯狂雷动的大鼓,而他们就是鼓面上一颗小小的石子,给震得内脏都要颠倒过来了!

这种感觉……真他妈难受!

但难受他们也只能咬牙忍着。他们的统帅兼在战前就告诉过他们炮兵,不会把有限的炮弹用在压制俄军的炮火上面,他们必须依靠自己的意志熬过这猛烈的没完没了的炮击。熬得过他们就有资格朝俄军开火,狠狠的出一口恶气,熬不过的话……

那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听起来很残酷是吗?

但蔡锷也没有办法。每一个中国人都说黑衣军装备精良是不折不扣的土豪,但只有李思明、蔡锷、蒋方震这些人知道,黑衣军的家底远远没有外人看起来的那么殷实。就比如说155毫米榴弹炮的储备,先前在造反的时候用掉了大概5万发还剩下7万发,后来李思明又从法国订购了10万发,所以他们的军火库里一共有15万发155毫米榴弹炮炮弹。听起来很多,但是在一场双方投入的总兵力多大数十万的大战中,这点炮弹根本就经不起挥霍,所以蔡锷也只能精打细算。他做过测试,用各种口径的火炮反复轰击第1步兵师和第2步兵师的阵地,发现那些工事修得异常的坚固,155毫米口径以下的榴弹炮根本就轰不动,巧的很,俄军手中没几门150毫米以上口径的重型榴弹炮,也就是说,就算炮兵不开火压制俄军的炮火,步兵也可以依靠坚固的工事牢固而军的炮击。所以他犹豫了一阵子,还是决定把这部分的炮弹节省下来,能省一分算一发。

炮弹倒是省下来了,只是前线的步兵就惨了。俄军的炮机确实很难摧毁他们精心构筑的工事,但数百门大炮同时开火,每一秒钟都有几发甚至十几发炮弹砸下来,那种感觉就像是天空在崩塌,大地在脚下破碎,即将被死神撕碎的恐惧死死的揪住了每一个人的心脏。一些胆子比较小的士兵捂着耳朵拼命的尖叫,现在挣扎着要爬出去。他们觉得公式即将要帮他再不逃出去的话,就得被压死在里面了。老兵一脚把他们窜回来,不过倒没有开口骂他们。事实上就连老兵都被这猛烈的炮击给吓到了,握着步枪的手微微颤抖,连他们自己都害怕,哪还有资格去骂那些又比他们晚的新兵呢?

俄军的主攻方向是第1步兵师把手的德惠防线,以及第1步兵师和第2步兵师之间的结合部,绝大部分的炮火都是朝着这两个要点疯狂倾泻。成千上万发炮弹砸下来,这段长达十几公里的防线,基本上被浓烟烈焰给淹没了,被炮弹爆炸冲击波掀起的灰尘在半空中飘荡,遮天蔽日的,东北大平原上凭空刮起了一场小小的人工沙尘暴。这种情景,就连那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德军顾问也为之惊骇,尤其是那位极力主张要到外面去看看俄军的炮火如何的桑德斯中校,冷汗都冒出来了。他带着几分恐惧望向蔡锷,发自内心的感激,这位年轻的统帅,用强硬的手段把他拖进了掩体里,不然的话……

只怕现在他的骨灰都给扬到半空了。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ida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