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铭将手里的东西丢在地上,很没有形象地擦了把脸,“我在外呆了这么长时间能不黑吗?这布袋里装的是经过改良的土薯和红苕,我带回去给爹娘尝尝。”
傅爵拉开布袋,看见里面硕大的果实,便问道:“改良之后,它们都能长的这般大?”
宋铭点头:“能!改良的品种已经推广出去了,百姓每年种一些,再荒的年份也饿不死人,而且听农业部的人说,改良的玉蜀黍已经开始推广了,接下来的目标是改良稻种。”
不是很明白宋铭的话,但傅爵也没有继续问下去,反正已经回京了,也不在乎这一时半刻,不过宋铭提着布袋,他们也不好边逛边聊。
宋铭看出傅爵的顾虑,他提起布袋往城门走。过了会儿,城门外来了两个年轻人,他把布袋丢给那两人,乐呵呵地跑到傅爵身边。
“表哥,走吧,我带你逛京城。”
傅爵看了那两人一眼,问道:“他们是谁?”
“我同窗。”
傅爵停下了脚步,他刚才就想问的,宋铭不应该在国子监读书吗?他刚才说在外呆了很长一段时间是什么意思?
傅爵的疑惑宋铭知道,他叹了口气,说道:“表哥看出京城变化了吧?”
傅爵点头,城内变得更整洁也更有秩序了,就连百姓的精神似乎都变好了。
“有变化的不只是眼前这些,朝廷方方面面都变了,包括我们国子监。”宋铭将整个事件经过娓娓道来。
翰林院改组秘书处的第一次考试,翰林官员倒了一大批,所有不合格的人都被送到的国子监和太学。季盛彦没有剥夺这些人的功名,只是让他们继续进修,同时也给了他们再次晋升的机会,那就是协助工部官员进行京城建设。
一开始这些人还放不下面子,可时间久了,他们便妥协了,跟着地方举荐的人才一起参与到工部的工作之中。统计测量,计算规划,能进入翰林院的人都不是傻子,这些人上手很快,可是再快也架不住朝廷的人才缺口太大。
水利部缺人手,农业部缺人手,户部变革急需人手,兵部和刑部也在抢人,总之,只要你有能力,朝廷就给你发光的机会,可就算这样,人才还是少。
“于是还在国子监和太学苦读的学生也被分配了工作,名曰‘实习’,这是禹州提出来的。如今我在工部的农业部帮忙,实习完,工部会给我写评测书,国子监也会在我的履历上记上一笔,这是以后授官的重要参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