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要知道骆时行到了交州的第一天就有县令勾结游侠儿谋反,但凡骆时行是个没什么本事的人只怕此时此刻已经死在交州城了。

现在眼看着交州城平稳下来,就有人开始眼热。

交州刺史的确不是什么肥差,但好歹是个刺史,更何况有先例在,当县令的也能直接当刺史,那些上县的县令当然会心动,要不然也不会动作这么快,恐怕是早就在关注着交州的情况呢。

不过虽然生气,太平公主却反而不打算去找武 告状,也不打算找周兴了。

她冷笑了一声说道:“这些人真当骆时行是软柿子呢?这孩子在交州可没少杀人,行了,他们自己找死我也不管那么多了。”

当然说不管也不可能真的不管,她直接写了封信去交州,而且十分直白的告诉骆时行:注意点,有人盯上你的位子了。

骆时行是同时收到朝廷让他自辩的诏书以及太平公主的信的,在听说自己被弹劾的时候他还很淡定,以为朝中只是对他有所误会,毕竟从需要朝廷拨款到能自给自足甚至上交一部分税收,才间隔了短短一年的时间。

朝廷那边不相信是正常的,而交州这边总体的税收大部分都是从北带县那边得来的。

纵然税率一致,那边人多,工厂也多,经营活动更是比较频繁热闹,自然交的税也就多。

骆时行当时还想着解释一下就行了,结果看了太平公主的信之后他就迷了,他转头看向程敬微问道:“这交州刺史的职位是什么好东西吗?”

他本来想说的是交州刺史难道堪比皇位?不过想到这年头整体对于君王的畏惧是深入骨子里的,这个玩笑可不能随便开,于是他这才换了个说法。

程敬微冷笑了一声:“总有一些蛀虫蠢笨如猪却自视甚高。”

骆时行摇了摇头:“有病啊,还得让我费力写自辩奏疏。”

程敬微忽然灵机一动:“看公主的意思,咱们的奏疏刚送上去没多久就有人弹劾你,就算是中书省泄露消息也没这么快,说明对方一直在关注着交州动向的,你说……什么人会这么关注?”

第338章

骆时行听了之后一时之间还有些没反应过来:“啊?对啊,为什么要关注我们?”

程敬微看着他一脸茫然的样子无奈说道:“还记得当初冯家派来刺杀你的耿仪吗?当时耿仪为了让刘延 配合,给开出的条件很不一般,我们都觉得必然是吏部高官才能做到,你说……会不会是这个人忍不住了?”

骆时行听后这才想起来这么一件事情,当时冯家谋反被灭了之后,这件事情基本上就都默认已经结束了。

无论是骆时行还是程敬微哪怕想要追查也只能将这件事情放下来,更何况他们也没办法继续追查。

当时背后的人一直没有露头,所以骆时行跟程敬微两个人都以为那人只不过是受贿帮忙而已,还觉得这个结果就是最好的。

一年过去对方又冒了出来,这次再看的话应该就不是简简单单的受贿,就算真是受贿,一个能够买通吏部高官和御史的人也不一般。

骆时行歪头回忆了半晌之后说道:“我还是先写奏疏吧。”

这个奏疏写起来倒也不难,朝廷不相信交州粮食能有这么高收成也正常,谁让他们有狸奴一号呢。

而且韦子耀当初还留下了记录,并且北带县那里每年的收成也都有记录,把这些记录整理一下往上面一放就可以了。

骆时行甚至还拽了两棵已经分蘖的水稻夹在奏疏里面,一同送到了京城。

京城那边一直在等着骆时行的奏疏,并且为此还形成了一定讨论。

大部分人都觉得这件事情不太真,还在讨论是不是这个小刺史飘了,或者是为了调入京中所以才这么做。

毕竟交州那里很偏僻,骆时行又不是那里的本地人,谁愿意留在那啊?

如今眼看有希望,各州刺史再升官的话也要看,一般都是下州调到中州,中州调到上州,上州再下一步就是入京。

骆时行如今正年轻,哪怕之后都按照正常流程和年限资历走,等能够进入中枢的时候也年轻的过分,想要谋求快速一点也不是不能理解。

然而以太平公主为首的女官们却坚决站在骆时行这边,还被一些人嘲讽女人就是感情用事,被两首诗骗的团团转。

尤其是太平公主,公主本身文采虽然算不上出类拔萃也在平均线上,最主要的是她的审美不错,许多士子凭借着诗文得到了太平公主的青睐,从而进入官场。

如今的大唐,举荐制依旧存在,这一条路暂时是不能断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