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风筝

第二天下午,陆建国准时参加了那场在雁洄江畔举行的游春会。

他是掐着点来的,所以他来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到齐了。

江风很大,在这样的天气里确实适合放风筝。

他看着天上的风筝,笑了。

因为他想到了小学时候写的一篇关于风筝的作文。

每个孩子都是一只风筝,线的那一头被抓在父母的手上,他们扯的越用力,风筝就飞的越高。

孩子们渴望自由,渴望快快长大,渴望飞的更高更远。

他们以为挣脱了束缚,就能够飞的更高更远。

但却不知道,只要线断了,他们就会立刻坠落下来。

坠落下来以后,他们就成为了放风筝的人了。

如果他们年轻时候飞的不够高,他们就希望自己放风筝的时候,手里的风筝能够飞的更高。

所以人类的后代,被施加的压力越来越大。

可是线就那么长。

每个父母能给的线就那么长,要飞多高才是高呢?

最好别比高度了,最好放风筝的人能够快乐一点,那么飞在天上的风筝也会快乐一点。

那个时候,所有的老师都夸他这篇作文写的好。

说他写的很沉重,思考的很好。

但是他却只是为了取悦老师,才故意写的那么沉重,他知道只要写出人类无法思考出结论的东西,就会受到夸奖。

但随着能力的增长,他现在对竟这个问题有了答案。

很简单就能解决的方法。

让风筝飞的最高,只不过是为了要让他们成为天空中最醒目的人。

但是无论怎么飞,在每一处天空,飞的最高、最醒目的永远就只能有一个人。

但其实未必一定要飞的最高,才最醒目。

只要父母和孩子一起在风筝上通力画上独一无二的色彩,那他们飞在天空中就是最醒目的。

他们不需要飞的最高,他们只需要带着最骄傲的色彩去飞行,就是最醒目的。

因为这色彩就是他们的灵魂,他们享受这样的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