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副将也觉得阵前惊马不是好兆头,但城门已开,箭在弦上……
快马奔袭至饮马坡下,浓烟已散,干热的空气拂过杨冲那张沟壑纵横的脸。他面沉如水,等待斥候回报。
残存的硝烟味让战马有些烦躁,不安的踢踏着步子。也许是等待的过程使人焦躁,后腰处的痛感愈发明显,杨冲心里的不安也越来越强烈。不过半炷香的功夫却显得尤为漫长。
斥候终于回来了,他面带喜色:“禀大都督,周军被火烧的人仰马翻,盔甲零落,一个个垂头丧气,此刻正在捡拾兵器收拾残帐,看样子是准备拔营了。”
随军出关的王副将闻言总算踏实不少,他策马上前,道:“周军才经大火,一夜慌乱,兵卒必疲累不堪,犹如惊弓之鸟,不堪一击。我杨氏神兵天降,不需费什么功夫便能将周军围剿,以此震慑大周,短期内必不敢犯我沂山关。”
杨冲沉吟片刻,问那斥候:“可曾看到周军尸体?”
斥候回道:“瞧见了。不过属下唯恐惊了他们,不敢靠的太近。只远远看了眼,离饮马坡最近的营帐下似掩着几具焦尸。”
弓弩手队长拱手道:“那里当是最先受到火箭攻击的营帐,事发突然,周军定然来不及跑。”
“好。”杨冲勒住缰绳,抬手一挥:“步兵出击,弓弩手掩护!”
赵珩涂了满脸的锅底灰藏在树上,眼神迸着精光。灭魂许久未曾出鞘饮血了。
他紧握剑柄:“老伙计,今天叫你喝个痛快!”
似是从硝烟战火之中感受到了杀伐血气,灭魂剑身铮铮作响。直到一记利箭穿透苍穹,萎靡不振的周军突然如神光附体,就连那遍地“焦尸”也似诈尸一般,纷纷拔地而起。
这让士气正盛,呐喊着冲杀上来的沂山关军当场愣住。直到冲在最前面的领头被一柄凌空飞来的剑割断了头颅,热血喷溅在后来人的脸上,他们方才反应过来。
“中计了!中计了!”
前排的士兵嘶吼着欲往后退,而后冲上来的士兵不知情由,只顾着猛冲。不等周军反扑,他们反倒自家先乱了阵脚。
弓弩手压阵,扑簌簌的向林中射箭。周军见状立刻后退至射程范围之外。
步兵小头领阵亡,冲杀上来的步兵一下子没了主心骨,不知该进还是该退。前排弓弩手见步兵犹豫不前,喝道:“大都督就在坡下观战,尔等建功立业的机会到了!”
兵卒们闻言又一次向前冲杀过去,直到弓弩手赶上来方觉事情不对。然而为时已晚,埋伏在密林两侧的周军已然断了他们退路……
山林之中传来凄厉的拼杀声,杨冲握着缰绳,眉头紧蹙。
王副将坐在马上不敢分神,突然林中发了响箭,他忙抬手一指:“大都督,可以围杀了。”
杨冲微微颔首,抖了抖缰绳:“出发!”
大部队快马奔至饮马坡下,只见数十个周军狼狈不堪的跑了下来,王副将当即率部下冲上前去。
坐镇中军的杨冲眉头皱的能夹死一只苍蝇:“不对……若周军受到攻击威胁,他们应当向南而逃,怎反倒往西边来,这不是自投罗网么……”
正在杨冲惊疑不定之际,忽觉地动山摇,他猛地抬头,却见饮马坡上不知何时竖起了周军大旗。暗红的旗帜上书一个“赵”字,笔走龙蛇,威风凛凛,哪有半点被火烧的迹象。
喊杀声从四面八方传来,他甚至分不清敌军到底在哪里,他只知道自己这位纵横沙场半生的守关老将,中了埋伏了。
第122章
赵珩立在树梢之上,挥动周军大旗,气沉丹田,大喊道:“割下杨冲头颅者,赏金百两,加官进爵!”
大周改革军制,凭功劳立赏罚。赵珩这话无形当中给了大家伙激励,大周的将士们一个个都跟打了鸡血一般疯狂砍杀。
眼见从坡上冲下来的周军越来越多,杨冲当即拨转马头,急急下令退兵。
就在这时,冯起率大军从剑谷方向斜刺而来,杨冲没料到周军还有后手,一根利箭擦着他脖颈飞过去,洇出阵阵血红。
许久不曾见过这阵仗,杨冲当下惊的不轻,捂着脖子嘶吼:“撤,快撤!”
不过到底是久经沙场的老将,总算没有彻底乱了分寸,慌乱过后亦能抽出神识急急观望眼前两军态势,忙又下令道:“右翼军阻断剑谷方向来的敌军,中军与我突围,沂山关不容有失!”
直杀到金乌西坠,双方陷入疲战,杨冲在亲兵的拱卫下好不容易冲出重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