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大巫(江甯) 江甯 2563 字 2023-06-24

“这就是轰天雷?”刘詹绕着硕大的东西转了一圈,啧啧称奇。

“正是此物。”随行人道:“火药都是配好的,只需将火药内置圆筒之中,再行点火,别管多坚固的城墙都能摧毁,威力霸道。”

刘詹上手摸了摸,笑道:“若有此物,何愁天下不平。”

“刘大人可要精细些,轰天雷难得,我磨破了嘴皮子也只给大人争取来一架,而且火药燃料并不充足,莫要随意使用。”

刘詹讪笑两声:“明白,明白。”

“事成后,东州要三城,刘大人可别忘了。”

“这是自然,东州送了这么一份大礼过来,我必定诚心回礼。大周礼仪之邦,讲究礼尚往来,有来有回才对。更何况这是李先生牵的线,我断不会辜负李先生的。”

正说着话,府上管家来报,说是吴侍郎拜见,似有急事。刘詹眉头一皱,他将东州的人送走,命亲信看守轰天雷,这才去了前厅。

吴侍郎一见刘詹便一股脑将天牢的事儿说了,他急的不行:“大人,卑职连那李玄度一根头发丝儿都没动,这人,这人就没了……”

刘詹隐约知道天牢里关着的那位和李先生有点关系,如今人死了,李先生必定迁怒于他。眼下大业未成,这种时候可不好同李先生翻脸。

他摁着脑门寻思半天,道:“那李玄度也是巫,没准儿使了什么手段,但李先生不在国都,我们也不知根底。天牢里是不能留人了,这样,你将人从天牢弄出来送到城北别苑,着人严加看管。待李先生回来再行定夺。”

吴侍郎忙点头应是,又道:“可隐太子一案判决未下,这巫就死了。陛下原本还想公审此案,如此一来,要如何同陛下解释呀。”

刘詹哼了一声:“姬昊那里随便搪塞几句便是了……等等。”

想到什么,刘詹急急思忖,忽地低声笑了起来:“真是天助我也。”他点着吴侍郎,说道:“人死了,用处反而更大了。我记得你说当初去驿馆捉拿李玄度时,屡遭太子殿下阻拦。那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太子殿下同李玄度的关系匪浅,绝不止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一旦那巫落入陛下手里,万一说出点什么不利于太子殿下的言论……陛下最恨臣子结党营私,即便他是太子殿下。”

吴侍郎瞬间就明白过来了:“大人的意思是,让陛下误以为太子殿下很早就和赵家有牵扯,是太子殿下杀了李玄度,只为自保。”

刘詹丢给他一个孺子可教的眼神:“太子殿下当年入西北犒军,回来没多久萧裕就因贪渎互市银子被革职,我倒以为这一切并非巧合,谁又知道太子殿下是不是从那时起便着手安排什么呢。更别说殿下出游这几年,江南、秦阳先后出事,我不信这当中没有太子殿下的影子。”

吴侍郎一拍手:“妙啊!陛下最多疑,哪怕我们手里没有证据,但虚虚实实,真真假假,谁又说得清呢。”

“太子殿下和隐太子一样,刚直正义,不屑阴谋诡辩。这样的人反而更好对付,只要逼的太子殿下动用手里的势力,不需我们多说什么,姬昊自然明白自己这个儿子在朝中的经营有多深。何况证据而已,屈打成招的事儿我们做的还少了?”

吴侍郎一边应和一边点头:“卑职这就去办。”

他走后,刘詹的亲信犹犹豫豫上前,斟酌着开口:“大人,如此一来我们只怕会激怒太子殿下,可李先生临走时嘱咐过,本月三十之前,按兵不动,李先生自有对付太子的法子。”

“但此时事发突然,若好好利用,不仅可以除掉太子,我刘氏还能扭转名声,成为拯救大周于危亡旦夕的大功臣。”刘詹说道:“机会难得,我岂能罢手。何况李先生行踪不定,他虽帮我,但心思却并不全在我这里。我不知道他到底有什么目的,我只相信到手的权利。”

他掸了掸衣袖,不以为意道:“等我掌控大周朝堂的时候,区区一个巫人而已,我倒不放在眼里。我不会学姬昊,全部依靠一个人,哪怕日后登上至尊之位,也要处处受其掣肘。姬昊和甄世尧斗了这么多年,有什么用?他倒真以为甄世尧偃旗息鼓是怕了他了,可笑至极。”

亲信恍然大悟:“大人运筹帷幄。”

寂静的街上,一队人赶着马车正往城北驶去,马蹄哒哒的声音仿佛催战的鼓点,每一下都敲的赵珩心烦意乱。

姬元曜烧了符,不多时马车周围骤然升腾起蓝色火焰,在大团火焰的周围还飘散着一小簇鬼火,如同冥间的花,落在身上腾的烧成一片。

押送马车的兵士们惨叫一声,当下溃逃而去。

赵珩自屋顶悄然落下,钻进马车中将李玄度抱了出来。火焰还在烧着,但赵珩丝毫感觉不到灼热,那只是一道光幕,符烧完,光就散了。除了一缕灰尘,什么都没有留下。

“他何时能醒过来。”赵珩声音沙哑,眼神黏在李玄度身上,无论如何都移不开。

“先生尚在闭息之中,要三日后醒来。赵师兄放心,不会对先生造成任何伤害。”

赵珩点点头,扭头吩咐方野:“去烧水,我要给先生擦洗。”说完,难得将目光停在姬元曜身上:“还有事儿?”

姬元曜不尴不尬的咳了一声,说道:“宋大人和皇兄这几日旁敲侧击的试探一番,父皇仍没有放赵师兄回陇西的意思。不过朝廷下发告示,隐太子案已翻。赵都督是隐太子亲信,此前又有军功在身,再扣留下去没有任何意义,反倒让民间怀疑父皇的用意。”

“近来皇兄放出风声,不少隐太子的拥簇者对此已颇有微词。皇兄的意思是再等两日,若父皇妥协,我们自不必大动干戈。”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