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UAAG空难调查组 莫晨欢 2782 字 4个月前

《三千二百里》首映礼,全球同步直播。</p>

为了应付人数众多的媒体记者,好莱坞华夏剧院的一层全部安排的是媒体坐席,直到二层才有普通坐席。</p>

早在上个月,这部耗资巨大的电影就已经获得了伦敦电影节的数项大奖,包括最佳视觉效果、最佳动作片等。电影节以后,无数看过电影的影迷在网上对这部电影做出了极高的评价,很多专业的影评家也应杂志报刊的约稿,为这部电影写了影评。</p>

网友评分,97分!</p>

专业评分,86分!</p>

86分对于容栩以往的电影来说,其实并不算高。《三千二百里》的观众口碑非常好,但专业影评家倒颇有些微词,很多影评家也毫不客气地对这部电影进行了批评。</p>

然而,容栩很少会得到这么低的专业评分,但相对于克里曼斯导演来说,这却是他十几年导演生涯里,最高的点映评分!</p>

众所周知,克里曼斯·霍尔特是一个商业价值极高的导演。所谓商业价值极高,也就是说,克里曼斯的每部电影都很卖座,能赚到大钱。这位导演的每部电影都充满视觉冲击,是极为典型的好莱坞商业片,与他的高票房相对的,就是影评人那边的超低评价。</p>

克里曼斯的初期电影,影评人恨不得把他骂到地底、让他再也不拍电影,但观众却相当喜欢。比如他的第一部电影,观众评分91分,专业评分居然只有39分!</p>

之后这位导演慢慢进步,在影评人中的评价也稍微高了点,但点映评分超过8分,这绝对是第一次,还一下子直接就达到了86分。</p>

《太阳报》:“克里曼斯·霍尔特终于知道了艺术的内涵,不再一味地只用爆炸、车战、特效来塑造完全意义上的视觉效果电影。人文精神的进步使这部《三千二百里》有了深度与探究的意义,虽然挖掘得还不够深,但对克里曼斯来说,已经太让人惊讶了。”</p>

《泰晤士报》:“种族歧视,青少年成长,感谢上帝,克里曼斯·霍尔特的眼里,终于有了特技以外的存在。”</p>

《好莱坞报道》:“难得的惊喜,好莱坞的商业模式与华夏的年轻演员碰撞。这不再是一部简单的爆米花电影,当璀璨星空下只剩下罗伊独自凝视时,仿佛如同尼采所说,你在凝视深渊,深渊也在凝视你。罗伊所望的是那个历尽艰难却无法回头的自己,而回望他的,是这个病态丑陋的世界。”</p>

在得知这个最终分数时,克里曼斯本人也惊讶不已。然后下一秒,他直接对制片人说道:“这是个噱头,拿那群影评人来给《三千二百里》做宣传。反正我被他们骂了这么多年,现在到了他们给我补偿的时候,就拿他们给我做宣传!”</p>

在克里曼斯的眼中,他才不在意那些影评人怎么说自己,反正他每部电影都有高票房,都能赚大钱,观众点评也相当高。</p>

随你影评人怎么骂,他赚钱,观众也喜欢他。</p>

所以这次影评人的评分,对克里曼斯而言就是个宣传点,而这个宣传效果也相当好。</p>

在首映礼上,世界的目光全部聚集过来,这个夜晚,属于《三千二百里》。</p>

导演是克里曼斯·霍尔特,男主角是容栩,女主角是詹妮弗·斯特朗。</p>

记者的提问全部集中在这三个人身上,尤其是容栩身上。</p>

二十岁!</p>

他才二十岁。</p>

这个年龄就是放在整个人类娱乐文化长河中,都太过年轻。</p>

诚然,出于电影需要,很多年纪更小的明星都主演过不少经典电影,但是在场每一个记者都知道:这个华夏演员的成功绝不是仅仅出于电影需要,他还有两部票房过百亿的主演电影!</p>

在所有观众的影评中,容栩和罗伊这两个名字是出现的最多的,詹妮弗完全无法与这位男主角相提并论。面对记者的疯狂提问,容栩全部镇定自若,微笑着回答。</p>

“和克里曼斯、詹妮弗合作,我感到十分荣幸。起初试镜的时候我还在犹豫,以我的年龄,能否演出一个十六岁的少年。”</p>

这句话落,容栩苦笑,全场则哄堂大笑。</p>

确实,容栩今年已经快二十一岁,而罗伊在剧本中才十六岁。但看过点映的媒体记者都知道,在整部电影中,这位华夏演员看上去就是个十足十的小少年,比现在首映礼上的他多了一分稚嫩与青涩。</p>

这是演技使然,说明对于这位演员来说,演一位年轻人,轻而易举。</p>

“罗伊从本质来说,并不是一个好人,他只是一个普通人。人性是最复杂的东西,这部电影对克里是一种尝试,对我来说也是一次探索。第一次和克里合作,我在动作戏上可吃尽了苦头,克里是个非常严格的导演,对每个细节都抓得极紧……”</p>

容栩的声音并不高昂响亮,但却清雅徐越,缓缓地在硕大的剧院里流淌。他含着笑意地说着,舞台下所有的记者、影评人和观众就耐心地听着,一点都不觉得焦躁,心情反而慢慢平静下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