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那些人说着酸言酸语, 指不定现在在背地里如何羡慕呢。

只可惜他们此刻就像是想再联姻, 古大人也不接了。

人家说了, 底下几个侄子年纪还小, 还得再磨练磨练,等过些年再来考虑。

日子在古文恒的忙碌中渐渐地往后推移。

这不到一年的时间,整个益省已增加了上百万亩稻田,而且数目还在不断的增加。

这土地就是百姓的生命,古文恒不过是把条例一点点放宽,这当地的百姓就争相恐后的给自己增加田地。

田地才是百姓的命根子,而且现在官衙做事也很给力,只要他们把地开垦出来,契约也很快就办下来了。

前三年免税,这三年土地的收获就足以改善他们的生活,以后就算是再出现什么变故,他们也不惧。

这生活有了希望,老百姓也不会一味的紧抓着手中的铜钱,上街的时候,也会给自家的孩子老人扯一块布或买点东西。

这就是一种良性循环,整个益省慢慢的充满了活力。

这种改变是细微的,但是累加起来,却是那么的明显。

华顺明拿着益省送过来的奏折,连声叫了几句好。

“这才是百姓需要的官员,”华顺明把奏折递给乐三传下去,让众臣阅览。

“你们看看,整日在朝堂上长篇大论,但朕需要的是做实事的官员。”

华顺明现在政权越来越稳,怼起这班老臣也更加不客气。

“天天叫嚣着让朕给各地拨款,只要他们能做到这个地步,只要他们敢立下军令状,让朕开私库都可以。”

底下百官传览一圈,脸色都有些木了。

这古文恒还真有两把刷子,照这样下去,等到任期一满,身上又不知道要给升上几阶。

唯一一个松口气的却是户部的周世聪,古文恒做出这么大的功绩,这底下朝他伸手要拨款的部门,此刻也应该闭嘴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