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师贤侄虽才学堪佳,然若有志续之,岂是易事?
微不可闻的叹了口气,诸葛亮收起过往思愁,刚想开口对郑璞言其他,又瞬即扼住了话语。
方才被庞统早卒的感伤弥漫心绪,他一时竟没有听透郑璞的意有所指。
此小子,那是在举庞宏之才啊!
分明在隐晦的谏言,为方才“授益州豪族子侄辈官职,让其自行募部曲”之策,作补充呢!
嗯,意思乃是让荆襄系、元从系的第二代,同样授于官职前去南中招募部曲,然后朝廷再以他们为将率,统领那些蜀地豪族的子侄!
为了让朝廷将兵权控制在手中!
兵者,凶也!
当慎!安能授之,而不制之?
况且,如今这些荆襄系、元从系二代子弟,家中都颇有资财。
先主刘备宽仁有度,能得人死力。昔日围攻成都时,便与士众约定,曰:“若事定,府库百物,孤无预焉。”及刘璋稽首出降,果如其言,置酒大飨士卒,取蜀城中金银分赐将士,还其谷帛。
其中,荆襄系及元从系等功勋老臣,赏赐最厚。
若依郑璞谏言,授这些功勋之后官职、励其效父辈功绩,必然是喜闻乐见之举。
至于郑璞为何不明言,亦很好理解。
他身为益州士人,今又位卑而人轻,不想落了“妄议朝政”的口实罢了。
想到此处,诸葛亮忍不住心中大悦,眉目舒展:郑璞能提及荆襄系、元从系二代,足以证其所谋乃一心允公,绝非贪恋权柄之徒。
随即,又顺着思绪,他还想到了更多。
如,此郑家子,或许也心不甘止于出谋划策,亦有志于领军攻伐呢?
毕竟,当年他先父郑度,为刘璋筹画良谋,却被弃之不用、罢黜遣归乡闾。今这郑家子不想再遭父辈之遇,不愿止于幕僚,亦是有情可原。
嗯
微微一鼻音。
诸葛亮星目微张,瞥了郑璞一眼后,再度捋胡沉吟。
他忽然觉得,尝试着让郑璞掌兵权为将率,亦不是不可。
其一,郑璞胸有韬略,让其历练掌兵,或能为大汉培养出一位将才来。
其二,乃是什邡郑家,有忠节之义。
对于郑璞的先父郑度,终其世不仕先主的固节行止,在诸葛亮心中是没有敌意的。
又或者说,他心中是极为赞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