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大基建版本,战争准备!

谁都知道猎虎手里可是有一支变种人小队,那些家伙在冷兵器作战中简直是个bug。

当然,苏摩也有想过趁着热武器暂时失效,纠结起盟军对着晴港避难所复仇。

但想了想,最终他还是选择暂时将这个大胆的想法压制下去。

一是因为大量的人类玩家即将迁徙往新大陆,在这个节骨眼发动战争,不利于领地招收玩家。

很可能流民们老远处发现这里并不和平,便选择直接前往其他地方。

二是因为晴港避难所现在还没有展露出完全的实力,在不清楚对方底牌的情况下冒然发动战争,绝对是个愚蠢的决定。

如果不能一次将对方彻底废掉,收服,那么战争只会无休止的持续下去。

这完全不符合废土的生存发展理念。

再加上领地目前天元军战士虽然进行了几轮扩张,但规模也不过堪堪过了三百。

就算所有警卫全部出击,也只有千人左右。

不够,完全不够。

对方纠结起来的流浪者都有几万人,想要正面冷兵器作战,起码要有近万人的兵员队伍才行。

“还好马上就能迎来扩员,不用干个啥都缺人手了。”

指望着把一群生活系的玩家调教到战场上去,还不如学着晴港避难所征兆一些流浪者。

听荒骨村那边传来的消息,之前被俘虏的几百流浪者最近一个个乖的不得了。

尽管不能指望着这些人为领地出生入死,但总能派到一些无足轻重的战场上去执行任务。

坐在床头,苏摩一边喝着拆开的汽水,一边打开游戏界面浏览着世界频道,看看其他地方灾难的影响程度。

和想象中的大差不差,金属老化着实带来了不少麻烦,可要说真切的威胁吧。

那还真没有多少。

相反,散人玩家们对此还欢呼雀跃,直言接下来前往新大陆的路能更加和平一些,不用担心那些该死的海盗袭击。

掌握了这些信息,苏摩又关掉面板唤出零号看了下最近的发展情况。

过去的时间里,领地内囤积起来的大量食物物资已经足够十万人一年的支出。

居民们的人均物资积累,也同步增长到了三十七天。

当然了,这个数字并不是所有人将物资换了出来,而是他们手里积累货币的价值。

人均大约在30铜币左右,还算是一个健康的数值。

苏摩起先还有些担心老居民和新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水平过多,从而让一部分人掌握生产资料,退出生产行列成为食利阶层,变成领地的蛀虫。

但最近他却明显的发现,居民们的攒钱速度好像没有预期中那么迅速。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复杂。

一方面是因为每天的吃喝拉撒都会消耗掉一部分收入,导致赚的钱都回流到村子内部形成循环,或者是a居民赚到的钱落到了b居民的口袋里,只有很少一部分会落入市场进行流通。

另一方面则是目前的大宗业务都掌握在苏摩自己手里,比如出口给平滩和巨城的外贸商品,比如几家大型工厂的产出,赚来的钱都进了他的口袋。

毫不夸张的说,现在统计下苏摩自己账目上的钱,加起来绝对要高于所有居民的收入。

大部分钱流转几次,最终都到了他这个领主这里。

不过这种模式恰好是当前这个阶段最健康的方式。

像是烧钱的军工行业,或者是一些基础行业,以及像是地府这种极具远瞻性的工厂。

指望着村民们集资去投资是肯定行不通的,他们还没有那么高的抗风险能力。

而钱到了苏摩这里,又会被他拿出去投资各种基础民生设施来反哺领地。

这种方式,恰好形成了循环,有些类似于地球上扶植‘锅’企的做法。

不过,指望着这套方式能在人口变多的以后解决所有问题是不现实的。

随着各类基础生产工业的完善,如果不想办法提前解决。

人口越来越多,居民们口袋里的钱势必会导致某些紧俏商品的价格上涨。

例如畅销的大力系列农具,如果每天的产量只有一百把,需要的人却有一千人。

假若领地不下场调控,价格上涨是绝对会发生的事情。

放在经济学里讲,这叫“挤压式恶性通胀”。

解决的办法也很简单,各种经济学书籍中都给出了方式。

最直白明了的便是建立一个“蓄水池”。

将所有居民手里过剩的资源装进去,从而保证每个人的经济水平都相差不多。

手里都没钱了,那自然没有恶性通胀的可能。

“有什么能在废土里,让所有人心甘情愿掏钱的东西?”

苏摩陷入了沉思。

他马上想到了老传统卖房子,但仔细想想这招能走通的可能性很小。

不是任何地方都有地下城房间这么抢手。

定价过高了,居民们宁愿住在分配的公共房间内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