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增改部分

御书房里,朱元璋又一次沉默半晌道:“你说让咱适当的给官员提高俸禄?”

朱标点头道:“是,只是提高一点。”

虽然提高不提高,贪官污吏都是断绝不尽的,但大部分官员的俸禄确实有些低。

“这个咱在想想,你继续说其他的。”

朱元璋拿起笔在写了多条的纸上勾了圆圈。

“儿臣只说想增改的,其他的大致不变。关于水师,可在江北和江南各建水师船队,因地训练。”

“水师这个咱准了。”

“父皇,关于火铳这类的请父皇允许儿臣的神机堂进行制造验收。

火铳这些,有一点儿臣必须提醒,关于我大明火铳军器一类制造,由朝廷管制,百姓不得随意制造。

军器制造,每个人只掌握一个流程,属于机密,泄露者诛九族。百姓私自有火器,制造火器者,诛九族。”

朱标对军制,火器和核心武器不能泄露,这个是最重要的。

农业技术,商业技术和无伤大雅的都可以传授给天下百姓来用。

为保证大明生活太平,王朝安定,有些东西不能随意传播。

“于一,记下来没有。”朱元璋道。

于一跟着老朱许久,都是帮老朱抄写简单的口谕和意见。

朱元璋说完,看朱标久久不说话,以为他已经说完,就对他道:“还有没有。”

“有,若徐将军他们攻下大都后,儿臣想在北方进行骑兵步兵训练,另外让科技院的工匠去北方各地因地制宜恢复民生。”

朱元璋以为这个小子会一直改下去,没想到他竟然把北方恢复民生当成重点,这一点有仁君之向。

对于大明科技院,朱标希望把它建立成完整体系,甚至包括医药,农业,化肥农药,算学和化学基础,工商制造业,航海技术,招收培养工匠人才等都由科技院统办。

毕竟六部已有,搞个大明第七部出来不合时宜,自己前面的改的太多了,再改就不伦不类。

如果蝴蝶效应太大,很多事情会随之改变,方向会指哪里都是未知。

朱标把大明科技院想包含在内的告诉了老朱。

朱元璋道:“咱前面都答应你了,后面的自然也答应。只不过你说的高启是不是当年那个小才子。”

“正是他。”朱标回答。

“嗯,你说的化学算学,咱觉得有这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