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兄,我前日去找阿翁时,听说继母要给二兄说门亲事,那女子也是蔡家人。”
刘修仰起小脸,眸中带着几分不忿。
“三弟,蔡家妇既然已经嫁了阿翁,那便是阿母,你今后切勿在人前再言继母二字。”
刘琦抬在空中的手僵了一瞬,随即认真对刘修说道。
来自后世的他十分明白,刘表迎娶这位荆襄大族蔡家二女,只不过是一桩世家和权贵的政治联姻而已。
二弟刘琮比他小两岁,貌似也已懂得这个道理。
只有年龄尚幼的三弟刘修,对老爹刘表在他们兄弟三人生母死后不久,便娶了蔡家二女之事耿耿于怀。
是继母没错,可嘴上叫出来那便是不敬。
不敬便会让蔡氏不悦,将来指不定就会给你穿小鞋,还会让蔡家不满。
蔡家不满,便能让荆州世家不安,荆州世家不安,这荆州便稳不了。
汉末天下,说是世家天下也不为过,有钱有粮有坞堡有私兵,想支持谁就支持谁。
主公让咱不满意?
小事。
咱换一个人辅佐就行了。
老爹刘表来荆州时,孤身匹马入宜城,有的只是一张被封为荆州刺史的圣旨。
没有蔡家联合蒯家和其他世家的支持,这荆州刺史就是个空架子,也就不会有现在的荆州牧刘表。
“大兄,我知道的,就是在你面前我才这么叫。”
刘修小心翼翼看了一眼四周,眼底闪过一丝黯然。
他隐约觉得自己这位大兄好像有些不一样了,以前他可都是站在自己这边的。
抬眼看了一眼日头,忙向自己屋子跑去,一边跑一边告别。
“大兄,阿翁应该快要下堂了,我先去习字。”
“好。”
刘琦微笑挥手,心头波澜渐起。
蔡家果然准备扶持自己二弟了,融合了这具身体的记忆的他当然知道为什么。
老爹刘表今年五十有六,在这平均年龄不到三十岁的大汉朝已经是高寿中的高寿了。
他虽然知道老爹还能活上十年,但蔡家不会知道。
为了稳固蔡家的地位,选一个蔡氏女子嫁给下一任荆州之主当然是最稳妥的选择。
而他这个嫡长子刘琦,却偏偏不喜世家,尤好结交黎庶子弟,宁愿待在军营也不愿去蔡家逛逛。
这样的人,当然不可能符合世家的要求。
如此任性的代价便是。
蔡家拥立刘琮为荆州牧时,荆州豪门竟无一人反对。
刘琦只能找诸葛亮出谋划策,以刘备为外援才在江夏站住了脚。
在老爹临死前想见上一面,都被蔡家拦在了门外,不过一年便郁郁而终。
最后江夏还是便宜了曹贼曹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