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快吐血的徐公明

徐晃有些迟疑。

“逃是逃不掉了,不管成与不成总要试试,修总不能看着公明你白白赴死。”

杨修偏头看着徐晃,拍马出列微笑道:“公明你莫要高看了我杨修,就算你拼死拦住敌军,修若逃不出去,大概也还是会投降的。”

“好吧,郎中小心!”

徐晃领着骑卒立在原地,手中的开山斧依旧紧紧攥着,稍有不对他还能冲上前去把杨修抢回来。

心中微微有些感动,杨郎中这话说的实诚,也没什么毛病。

他们都战死了,一个文弱书生实在逃不掉才投降,也没人能指责什么。

……

荆州骑军们看着出列之人手上举着的白衫,徐庶摸向鞍上剑柄的手也收了回来。

“停止射击!”

刘琦举起手臂,减缓马速。

后世关于举白旗代表投降的明确记载,东西方都在公元一世纪。

而当时的华夏大地正是东汉朝。

至于原因,他还是从这具身体得知的。

刘邦入咸阳,赢子婴素服白旗相迎,刘邦不解,派人相询,答曰:悼国亡之伤。

秦朝尚水德,崇黑色。

子婴穿与‘国色’相反的颜色投降,代表接受秦国已亡的事实,白旗代表投降就此而来。

荆州军缓步上前,把杨修和徐晃手下骑卒半围了起来。

“你等是什么人?”

黄忠手握大刀上前问到举着白衫的士子,目光却不断瞟向士子身后那扛着开山斧的武将。

斧和刀相似,皆是以力压人。

而且斧比起大刀来更难控制,在马上更是如此。

以斧为武器的将军,不是自大狂妄之辈,便是武艺超群之人。

“敢问这位将军又是何人?在下弘农杨氏之人,西行只是回乡探亲而已,将军为何追着我等不放?”

杨修拱手反问道。

弘农杨氏?

黄忠微微吃了一惊,这等天下名门,他自然也是听说过的,目光回到杨修身上:“阁下既是名门之后,又是回乡探亲,为何见到我等就跑?”

“董卓乱政之后,司隶之地多乱军,将军未报家门,不由分说便追逐在下,在下岂有不逃之理?”

杨修不卑不亢,凝视着黄忠徐徐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