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淮的脾气愈发古怪了。冯贵妃也多了个心眼儿,让人多留意着宣明殿的动静,又让冯遇留意朝堂动向,嘱咐大皇子谨言慎行。
她本就是个风风火火藏不住事儿的性子,近来更是焦躁不安,冯嬷嬷无奈劝了她好多次,也就当时应的好好的,事后该如何还是如何,给冯嬷嬷都磨的没脾气了。
正在这时,有个小内监急匆匆进来禀道:“崔家归宁的大姑奶奶今儿进宫来了,人前脚才走,崔贵妃就去了宣明殿。”
冯贵妃忍不住坐直了身子:“崔家归宁的姑奶奶是哪个?”
冯嬷嬷提醒道:“就是前几年被赐死的光禄寺卿陆瞻大人的夫人。陆瞻死后,这位崔夫人就归家了。听说崔夫人原是有个儿子的,就是不知怎么突然就死了。”
冯贵妃想了想,也隐隐想起有这么回事儿。
“听闻崔家的闺女都厉害,崔贵妃手段虽不光彩,但她入宫多年无所出却能舔占贵妃之位,咱们也不得不服。这姑侄俩可不是什么善茬,你说她们又合计什么呢。”
冯嬷嬷就道:“左不过就宫里那档子事儿,崔家上窜下跳,不就指望崔贵妃能怀上么。都这会儿了,崔贵妃到宣明殿去摆明了是想承宠呢。”
冯贵妃直觉这事儿不简单,又叫那小内监再去打听打听。
崔贵妃虽心急,也从家里弄了不少偏方,可这种事儿也不是光心急就有用的。不过今日姑姑同她说的这些倒让她大吃一惊。若此事能成,崔家势必再上一层。
只是长乐公主是皇上的心尖宠,这婚事又是早早定下的,只怕她才提起话头,皇上就能扒了她的皮。
崔夫人恨铁不成钢的瞪她一眼,低声告诉她这事儿该怎么提。崔贵妃也是脑子一热就来了宣明殿,这会儿心里仍突突直跳。
李淮正在批阅奏章,完颜哲驾崩的消息这会儿还没有传到盛京,呈上来的折子十有八九是说淮中一事的。元勐班师回朝,给他请功的折子就泯灭在一堆堆的奏章之中,时隔多日都无人提及。
崔贵妃不由庆幸当初幸好不是自家兄长去的渭南,否则岂不是白跑一趟,屁的功劳都没捞着。
她斜了下眼,发现李淮盯着手里的折子出神,这道折子也是进言淮中一事的。说的是远交近攻。
崔贵妃心念一转,这不正合姑姑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