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尹敏忠闻言就更加放心了,为了表示对乾德帝的感激和忠心,他从椅子上起身,隆重地对乾德帝行了个大礼,大声道:“臣替臣子谢过陛下,臣子定会不负陛下厚望,尽心尽力辅佐太子陛下的。”

乾德帝让荣华上去把他扶起来,笑着说:“既然卿家觉得朕这个主意不错,那朕择日就下旨昭告百官,封璁儿为太子伴读。”

尹敏忠突然想起来一件难以启齿的问题,犹犹豫豫地问乾德帝:“那璁儿成为太子伴读之后,他是继续住在宫中,还是回臣家里住啊?”

他这样问,也是试探一下乾德帝对尹璁的态度,毕竟现在尹璁不仅是乾德帝的男宠,还是太子的伴读了,这在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情况。试想看,有哪个帝王能大度到把自己宠爱的人放到儿子身边同吃同住的?历史上,皇帝的儿子跟皇帝的妃子搞在一起的事情还少吗?等他冷静过来想想,也觉得乾德帝此举过于出格了。

乾德帝敢将尹璁放到太子身边,是试探尹璁对他的忠诚呢,还是太过相信尹璁不会移情别恋,或者是打算不把尹璁当男宠看,而是当做臣子来看了。再或者只是单纯地宠爱尹璁,太子伴读只是个幌子,并没有实权,只是给尹璁一个名正言顺的身份住在宫里,不被世人戳着脊梁骨说他是个以色侍君的男宠?

不论是哪一种情况,都让尹敏忠感到不安,生怕一步错,步步错,让他的苦心经营付之一炬。

乾德帝像是看出他的顾虑,就安慰他说:“璁儿作为太子的伴读,太子五更就要起床读书,为了方便璁儿往返东宫,璁儿还是住在朕的寝殿,就不回家住了。卿家放心,朕让璁儿当太子的伴读,实际上是找个理由让璁儿跟着太子读书识字,不会让太子欺负璁儿的。”

既然乾德帝这个当事人都这样表示了,这个决定可能会引发的事情,乾德帝应该也有考虑到,既然这样,就不需要自己这个外臣来担心了。尹敏忠这样想着,就安心了许多,也不纠结尹璁作为皇帝男宠却陪太子读书有什么不妥的了,姑且就当做是乾德帝给他的一种殊宠吧。

想了想,尹璁这小子还开了皇帝男宠当太子伴读的先河呢,虽然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反正总比当不上太子伴读强。

尹敏忠想通了之后,就欣喜若狂地回家将这件好事告诉族人了。

乾德帝看他欢天喜地地走了,才冷冷地哼了一声,道:“这老东西,卖儿子卖得还挺熟练,竟是一点意见都没有。”

而后才对站在殿下眼观鼻鼻观心的荣华说:“去宣太子,朕有事同他商量。”

荣华不用乾德帝说,都知道乾德帝召见太子要商量什么事了。他将乾德帝跟尹侯爷说的话听得一清二楚,想到小公子以后就能跟在太子身边读书,他还挺单纯地为小公子感到高兴的。

他还没进宫当太监前,就经常听乡亲们对孩子们说,要他们好好念书,出人头地。荣华也想靠念书出人头地的,只是家里实在太穷,只能进宫当太监混口饭吃,所以能够读书识字对他来说是件很荣幸的事情。虽然他失去了去私塾念书的机会,但是现在小公子弥补了他的遗憾啊,他当然高兴啦。

荣华欢喜地应了一声,小跑着往东宫去了。

太子五岁之后就从皇后的寝宫搬去了东宫。因为身为太子,跟别的皇子不同,要学习的知识也有很大的差别。除了骑射,他不跟其他皇子一起在尚书房念书,而是在东宫里由三公三孤单独教育。

所谓三公,就是太师太傅太保,三孤是三公副职,即少师少傅少保。他们身为天子的老师,自然是德高望重之辈。乾德帝重视对太子的教育,特让他们来指导太子如何成为一名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