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九章准备打仗了

统计大明 怕起重复 1086 字 2022-09-15

虽然那些官员指出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有很多问题是对的,但是朱慈烺觉得不能因为有问题,就不做了。

事情就是要试着做,在做的过程中学习,在做的过程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现在朝堂官员大半都是东宫旧属再也没有人敢对五年计划提出意见,而官府不参与的问题也不存在了。

然后朱慈烺要求各省和州府主官到京述职,然后各军队主官也要再次到讲武堂学习。

述职自然是为了看看这些人到底忠心与否,然后给他们调动职务。

当晚的烟火非常壮观,比起后世朱慈烺见多的都不逞多让。

登基之后,朱慈烺每天最关心的就是有没有哪里有人造反,有没有人要讨伐他。

显然这种担心是多余的,至少现在朱慈烺控制着军队,民间又没有抱怨之声,所以担心中的叛乱并没有发生。

整个正月,朱慈烺陆续收到各地的效忠文书,还有就是各师对于他的拥护。

新的禁卫军开始组建,新的军队大学也在改组,处理各种奏章占用了朱慈烺大部分的时间精力。

不得已,朱慈烺只得分权,对于刑律的事情,朱慈烺彻底的交给了监察部,地方官员上报的各种案件,监察部确认无误之后,可以自决。

而各种农田水利的事情,都交给农业部,让他们按照既定计划,逐步实施就行,除非有什么自然灾害预警。

总之朝堂的事情一律采用分级制度,朱慈烺只处理一些大政方针方面的事情,而对于细枝末节则由内阁自行决定。

反正一年的预算就这么多,只要不是再要钱的事情,朱慈烺都不会管。

而在计划之内的事情,既然做预算都已经放在里面了,那又何必一遍一遍的审议呢?

朱慈烺觉得只需要派人做好监督,然后对于不称职的进行弹劾更换就好。

相对于朝政的放养,对于军队这边,朱慈烺就慎重的多了,首先就是东南的战事。

大明和荷兰的战争还没有个结果,朱慈烺还在等着呢,还有南洋的反明,朱慈烺担心演变成屠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