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头有人跟着道:“你不是说你家缝纫机紧俏缺货吗,那正好,把钱退给我们,缝纫机你收回去卖给那些排队买不上的。”
众人你一句他一句,托马斯实在顶不住了,对身后伙计怒道:“再叫人去喊总经理,快点!”
“是。”伙计慌忙跑出去。
布朗作为投资人之人,发生这么大事忙火急火燎赶来,然后就看见这么一幕。就怪他平时身体太好,怎么都没法当场撅过去,不然他真恨不能直接撅过去人事不省,省着面对这一团乱。
“这就是能主事的,这事怎么办,你得拿出一个说法,人家沈氏的东西比你们这些淘汰货好多了,结果人家只要一百零三块大洋。”
布朗只能硬着头皮道:“各位稍安勿躁,这事不是我自己一个人能决定的,容我跟另外几位合伙人一起商量商量。”
这事还能怎么办,不可能抵赖到底,主要还是布朗他们目前接到的订单数量没有多到利益需要他们抵赖到底的程度。
况且如今就算抵赖到底也只是一笔子买卖,之后怎么办,仓库里那些缝纫机怎么销售?
为了后续销售问题,洋人也不能抵赖,最后商量来商量去就只能降价销售。
最气人的就是他们产品没有沈氏的好,就算降价销售对沈氏影响也不大。
就好比高端品牌和地摊货,这走的销售路子就是两条线。
如此一来洋人缝纫机只能走薄量多销的路子,问题是缝纫机的价格就算再低也在那里摆着,好几十块大洋的买卖不是普通寻常百姓能消费得起的,想买之人都是不差钱的富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