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回到明初搞慈善 蜀七 1524 字 2022-09-16

周容还在看字,他近来看字看得眼睛疼, 每一个字都要细细思索怎么改, 怎么简化,能让不识字的人都觉得简单, 他深吸一口气:“不去。”

赵霖:“真不去啊?多好的机会?新朝头一回科举, 考上了多露脸?”

“状元探花我是不想了,有个榜眼或者进士也好啊。”

“听说陛下还新添了一个,从进士里选庶吉士, 庶吉士能如翰林。”赵霖早打听地一清二楚了。

周容挥手:“我忙着呢,我已经是官了,还怎么去科举?你是白身,你自己去, 非拉着人,又不是小姑娘拉手上茅房。”

赵霖噎住了:“说什么呢?有你这么比的。”

“算了,我不跟你说。”赵霖翻了个白眼,把整理好的书册搬到另一边去,“到时候我考上了,官比你大,你可别眼气。”

周容看也不看他:“那下官就提前恭喜赵大人了。”

赵霖说不过他,只能回书案前继续对字。

外头因为科举的事忙得不可开交,林渊都不在意,他正在看工匠们做出来的铅笔。

钢笔工匠们还在研究,但铅笔已经做得不错了,不要小看这个时代工匠们的智慧,他们有时候也有进取精神和开拓心,只要上面的政策鼓励他们进取开拓,他们就能卯足了劲钻研。

还有纸张的改良,现在的纸百姓买不起。

尤其是宣纸。

林渊也着急了一批技术人员改进。

主要是没有机器,全靠人工,人工也算在本钱里,价格当然就下不去。

林渊看着铅笔。

比现代的粗壮,有成年男子一根手指头那么粗。

林渊问:“还能更细吗?”

匠人很惶恐,头也不敢抬:“只、只要多花点时间……必然能做得更细。”

林渊笑了:“做得很好。”

匠人松了口气。

赏人是不会当面赏的,都是下去之后再赏。

把铅笔弄出来的是一对父子,都是心细如尘的人,试验过无数次后才弄出了铅笔。

等他们回了匠坊,皇上的赏赐就下来了。

四匹布,十两金子,还有两个玉环和一匹丝绸,别的还有给女眷的金银首饰。

这些赏赐是公公领着小太监送来的,匠人们的眼睛都瞪大了。

虽然陛下说做得好有重赏,但谁也没想到是这么重的赏。

十两金子啊……只要不乱花,都够用一辈子的了。

更别说别的东西。

其他人看的眼红,更用心去干自己的活,只要他们做得好,说不定能得到更厚的赏。

不就做一根小小的笔吗?他们还能做出更多了不得的东西!

一时之间匠人之间竞争之心大起。

但这种竞争是良性的,林渊也就没有专门去管。

除了铅笔以外和纸张以外,珍妮机和也被林渊苏出来了,他记得大概图纸和粗略的操作,剩下的只能靠工匠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