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的同志们觉得刘嘉颇有导师气质,不是指点江山的导师,是催他们赶紧做试验,赶紧出活,赶紧写论文的那种。
“动物实验已经做完了,刚在志愿者身上做过试验,但还差几个才能符合上市要求。”
他们说得很含蓄,其实差了很多。
1796年牛痘诞生之日,接种的第一天,就被疯狂抵制。
早期有话语权的是修士们,他们认为人是上帝按自己的形象所造,人怎么可以往自己身上打牛被感染病毒之后的溃烂物呢!这是违背上帝的旨意,是渎神!
在此之后,还有许多医生也参与进来,说打疫苗会造成各种各样的疾病,会让人变蠢变笨变自闭。
甚至还有人说,打疫苗是对人类神圣自主权的剥夺,谁知道往血管里打的到底是什么东西。
总之,治病的药,总能找到志愿者。
疫苗,往往是发明者带头,然后能不能顺利推广,就看他们自己的人脉了。
攀上叶卡捷琳娜二世的牛痘,就比之后的不少疫苗幸运许多。
刘嘉看看日期,都已经1920年10月底了,离历史上卡介苗上市也就差几个月,说不定多出来的那几个月,都是为了凑志愿者耗掉的。
“还差几个?我来帮你找。”刘嘉说。
“咳,”一位头发花白的教授犹豫再三,有些不好意思的说:“三百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