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秒后,刘嘉实在忍不住,摘下眼镜,做眼保健操第二节 ——挤按睛明穴,鼻梁给压得太难受了。
“习惯就好了。”店主安慰她。
……不,我不想习惯,永远也习惯不了,好重啊!!!
刘嘉去找了制作眼镜的工坊,问他们有没有考虑过把眼镜做得轻一点?
他们想过,也努力过:“但是度数高的人,镜片就是会很厚,没有办法。”
树脂镜片一时找不到可替代产品,镜框的重量应该可以减一减,那个塑料框,不装镜片放在手上掂掂,起码有后世两副眼镜那么重。
眼镜框也努力过,但是……“再薄就会断裂,在高温下也变得容易破裂。”
“为什么不用金属?”
“金属?”眼镜工坊的工匠摇头,“没想过。”
眼镜框最早是用木框,后来在1917年,有一位演员戴着牛角圆框的眼镜之后,牛角框又成了流行。
此时各位民国大师们的眼镜基本上都是那种款式。
眼镜行业还是功能性产品,他们从不主动跟时尚挂钩,有演员带货,他们就跟风发一波财。
没有人引领风潮,他们就苟着做安稳日子。
刘嘉实在受不了现在的眼镜重量,她提出:“我想用细一点的金属做眼镜框架,也不要这种圆圆的款式。”
但是,眼镜工坊不生产眼镜框,他们只是镜片和镜框的搬运工。
眼镜工坊只跟塑料厂有往来,想做金属镜框得找金属厂。
这不是问题,刘嘉手上就有合作的金属厂。
见到刘嘉来,金属厂老板如沐春风,Emma是公认的给钱大方。
现在生意不好,挑剔已经不是客人的缺点了,只要有客人来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