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有朋自远方来(2)

汉鼎 南海十四郎 3607 字 2022-09-16

紫园,碧月楼。

当初开封刺史为武则天修建行宫的时候,碧月楼主要是作为太平公主的住所,太平公主是武则天身边最受宠的亲眷,地方官自然不敢怠慢。据说太平公主本人的确来看过碧月楼,还提出了一些特别的建议,可惜后来她被唐玄宗李隆基杀了,这碧月楼也就从来没有过主人。

因为当时的建筑质量相当好,尽管接近两百年的时间过去了,亭台楼阁、假山流水依然历历在目。到唐懿宗的时候,他最喜欢的女儿同昌公主有次到开封赏菊,开封的地方官员,急忙调集资金,将紫园重新翻新了一遍,迎接同昌公主入住。后来驻守开封的官员,对紫园也妥加修葺,随时迎接贵宾,现在碧月楼依然是简约而高雅,苏幼惜等人都住在里面。

玉寄灵和慕容姐妹来到紫园以后,苏幼惜就将她们都安排在碧月楼的侧殿居住,正好靠近旁边的菊花台。开封素来以菊花闻名,每年秋天都要举行盛大的菊花盛会,赏菊大会天下闻名。城内可以赏花的地方很多,最出名的莫过于紫园的菊花台。这是当年专门修建,为皇室贵族赏菊专用的,栽种的菊花也全部都是名贵品种。此时正是九月深秋,菊花台的菊花都全部绽放了,远看黄橙橙的一片,金碧辉煌,璀璨夺目,甚是吸引人。

解围后的开封。吸引了西面八方地客人,传言安贞夫人正要举行一年一度的菊花盛会。以冲淡突厥人围城地影响,但是鹰扬军方面尚未收到有关的报告。不过无论如何,来自全国各地的赏菊人员,都已经6续的到来,紫园仿佛也因此而焕了生机。唯一遗憾的是。现在整个紫园都是封锁区域,菊花台怒放地金菊,只能迎来最寂寞的秋

刘鼎来到碧月楼的时候,远远看见这里静悄悄的,好像没有人。他以为她们都到菊花台赏菊去了,于是转头来到了菊花台。却现菊花台的周围,也是空荡荡的,一个欣赏菊花地人都没有,更没有苏幼惜等人的身影。看来鹰扬军和突厥人大战的消息,压抑了太多人的神经,鹰扬军上下都对金黄的菊花没有兴趣了。他只好转身离开菊花台,重新踏上了碧月楼的回廊。

碧月楼建在荷花池的上面。只有一条九曲回廊相同,环境十分地幽雅清静。唯一遗憾的是,两边的荷花都开败了,只剩下了一片片的残荷。矗立在有点黄地水中。刘鼎走向九曲回廊,刚好看到苏幼惜从回廊的那头走过来。两人靠近了,苏幼惜就微笑着说道:“玉姑娘在里面。慕容姐妹出去了,一会儿才回来。”

刘鼎点点头。径直走入了碧月楼。

玉寄灵依然是坐着,只是精神似乎稍微好了一些,脸色好像也没有那么苍白了。她地脸蛋有点尖,仿佛还没有完全长全的样子。事实上,从女人地角度来看,玉寄灵的确还没有完全长开,身体育好像是十三四岁地少女,显然是受到了那颗祖母绿宝石的影响。

现在,没有了娜客粒尔的辐射,她的身体虽然有问题,却不会继续恶化下去,说不定运气好还可以继续长起来,做一个正常的女人。当然,想要恢复过来,却也不是容易的事情,这可不是感冒那么简单的毛病。也幸亏娜客粒尔的辐射能力不是很强,否则……

玉寄灵正在翻阅桌面上黄的卷宗,早就听到了刘鼎的脚步声。看到刘鼎进来,努力的想要站起来,但是她的身体先天残疾,根本无法站起来,只好无奈的抱歉一笑。

刘鼎抢先说道:“免礼。免礼。玉姑娘。我们又见面人。小女子前来负荆请罪

刘鼎笑着说道:“玉姑娘客气了。”

说着。在玉寄灵对面坐了下来。

苏幼惜给两人端来茶水。

刘鼎含笑说道:“我找玉姑娘来。主要还是了解那颗祖母绿地事情。玉姑娘大概也感觉到了。那颗什么娜客粒尔。可真不是什么好东西。如果不是它。或许玉姑娘现在应该和其他地姑娘没有什么两样。现在应该也可以站起来。到外面去看菊花了。”

玉寄灵脸色微微有些黯然。却又很快掩饰过去。微笑着说道:“五年前。小女子地母亲将它传给小女子。小女子可没有想到有这么严重地后果。那时候地小女子。还很高兴。自己终于拥有了一件神奇地宝贝。吃饭睡觉都带着它。时刻不肯离身。焉能想到会有今天这样地恶果呢?”

她有点自嘲的笑了笑,有些无奈的说道:“五年前的小女子,情况可没有现在这么糟糕……”

刘鼎很认真的说道:“玉姑娘,我想不明白,既然你们漱玉斋知道,这个娜客粒尔是不祥之物,你们为什么还要贴身保管呢?为什么不将它收藏起来,埋在地下室里面,或许就没有什么后遗症了。”

玉寄灵似乎并没有隐瞒的意思,不经意的捏了捏过度白的手指,苦笑着说道:“它不祥之物,漱玉斋确实知道,可是在某些时候,这个不祥之物也是挺神奇的,能够挥想象不到的作用。小女子的外祖母生下来就有哮喘病,每天都咳嗽不已,不知道请了多少的名医,花费了多少的名贵药材,始终无法好转,但是自从娜客粒尔传到她手上以后,她天天带着,哮喘居然渐渐的好了。所以她对小女子的母亲说,这娜客粒尔是因人而异,未必对每个人都是不祥之物。一切都是因人而异。”

“远地不说,就说李克用吧。他也知道娜客粒尔是不祥之物,但是他拿去了那么久,也没有看到有什么坏事啊!相反的,大家都想知道其中地秘密,从而避免它产生的负面影响。挥它的神奇作用,越是心志坚定的人越是如此。就连小女子刚接手的时候,小女子也想窥探其中地秘密,若非和吐谷浑人有约定,小女子已经将它剖开仔细的察看了。”

刘鼎沉思着说道:“玉姑娘只怕还有些隐情没有说出来

玉寄灵摇头说道:“没有什么隐情。”

她指着自己身边的一沓沓卷宗,慢悠悠的说道:“这些。都是我们漱玉斋历任斋主留下的生活笔记,上面有关于她们研究娜客粒尔的详细记载,有关娜客粒尔地全部资料,都在里面,没有任何遗漏。大人,你如果有时间,不妨慢慢的翻阅。就知道小女子是否有什么隐情了。”

刘鼎摇摇头,意味深长的说道:“玉姑娘,你明知我没有时间翻看这么厚的资料,何必出此下策?”

玉寄灵无奈的说道:“那刘大人到底想要知道些什么?”

刘鼎竖起三个手指头。慢条斯理的说道:“我想知道三个问题的答案。第一,在过去两百多年地时间里。肯定有人向你们讨过娜客粒尔,我想知道都是些什么人;第二。你们肯定也曾主动寻找过娜客粒尔的主人,我想知道你们都曾经告诉过一些什么人;第三。这个东西,到底是要送给谁。”

玉寄灵的脸色有些僵硬,显然是被刘鼎问中了要害。

刘鼎的目光则很尖锐,期待着玉寄灵地回答。

苏幼惜悄悄的离开了。

良久,玉寄灵才艰涩地说道:“大人看出了些什么?”

刘鼎不动声色的说道:“我什么都没有看出来。”

玉寄灵自然不信,她思考了好一会儿,才脸色慎重地说道:“这事可能和大人完全没有关系。如果大人不想知道,此事可能到此为止了,要是大人知道了,说不定以后会给大人带来很多的麻烦,甚至是灾祸也说不定。我们漱玉斋有三任斋主,都是因为这个东西而死于非命,小女子原本活泼健康,结果也变成了现在地样子。可见,知道得越多,越不是好事。大人是决心想要知道吗?”

刘鼎平静的说道:“我想知道。”

玉寄灵微微思索片刻,将桌面上的卷宗推到一边,慢慢的说道:“好吧,大人既然想知道,小女子也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只是小女子年龄尚幼,所知有限,如果中间有什么差错的地方,绝不是小女子有心隐瞒,而是小女子实在不知道。这一点,还请大人不要误会。”

刘鼎点头说道:“我明白,你说吧!”

玉寄灵伸手轻轻的理了理额前的头,慢慢的说道:“先说第一个问题。的确,在过去两百多年的时间里,曾经有三批人问起过娜客粒尔的存在。第一批是宝应二年,即安史之乱刚刚结束的时候,吐蕃人攻入长安,有三位僧人前来询问娜客粒尔的下落,他们分别是天竺高僧寂护、莲花生,以及汉人高僧摩诃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