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新帝国(2)

汉鼎 南海十四郎 2410 字 2022-09-16

所以门下侍中的选择是非常关键的。而一般的官员也不愿意出任这个得罪人的位置。

新帝国的门下侍中两人。除了崔码和王承颜没有其他人主动竞争。

因此崔碍和王承颜主政门下省。基本上已成定局。

有些人甚至预料到两人主政门下省只怕艾飞雨、朱有泪和李怡禾都要头痛。

若是政令不完善只怕门下省是很难通过的哪怕是刘鼎亲自说情。他俩也未必卖面子。

尚书省尚书省置令人。正二品。唐高宗龙朔二年(公元魄年)改称东台废尚书令改尚书为太常伯侍郎为少常伯武则天光宅元年(公元懈年)又改称文昌台。不久再改为文昌都省。垂拱元年(公元瞄年)称为都台长安三年(公元旭年)称为中台。唐代尚书省的办事机构设在长安皇城的承天门大街东侧个于中书、门下二省之南端所以又别称南省或南宫。

从中书门下出的诏令制敕均经由尚书省转到中央各部门及地方各州县或者根据诏令制敕的精神制成政令下达到有关部门。诸州计奏达京师以事大小多少为之节。凡符、移、关、胺(按:皆公文名)必遣于都省乃下。天下大事不决者皆上尚书省。这说明尚书省的权位相当重要。

唐太宗曾说:‘尚书省天下纲维百司所禀若一事有失。天下必受其弊者。”

这几句话就足以说明尚书省在中枢行政机构中的重要地位了也就是说在三省中尚书省才是行政的实际总汇。唐代的尚书省组织更加整齐严密由隋之六曹固定为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而每部的组织则以隋之侍郎升为尚书的佐2在尚书左右承下每都有4个属司共四个司。

对尚书省不理解的朋友。可以参考今天的国务院。

其实尚书省就是一个执行机构。负责执行所有的行政事务口新帝国基本维系了这个架构。只是新设了一些部门以适应形势展的需要。

尚书省的长官是尚书令。掌典领百官。因为唐太宗即位前曾任其职。故唐代例不复置。以左右仆射为本省的实际长官。

新苹国恢复了尚书令的设置。

寞浣成了尚书令最热门的人选。

另有左承人正四品上右承人正四品下主持省内日常事务。“掌辩六官之仪纠正省内劾御史举不当者”有左右司郎中各;人从五品上。员外郎各人从六品上为承的助手分判本省六部诸司事务。唐高宗龙朔元年(公元品详)改左右承为左右肃机郎中为左右承务诸司郎中为大夫。

唐初仆射的地位十分尊崇因为在中枢的职事官中正一品的三公、三师不单独设置而正二品的尚书令八慨友只有从二品的仆射官阶最高其他两省的画官如门只j、中书侍郎以及各寺小监的长官均在三品以下。所以《唐会要》称左右仆射为“师长百僚虽在别司皆为统属”据说仆射于都堂上书宰相皆送。文武三品以上官均升阶列坐左右秦、各部侍郎、御史中承以及四品、五品以下者皆罗拜阶下仆射不答拜可见其威权之重。自中唐以后由于仆射被排斥于宰相行列之外尚书省的地位因受到使职差遣的冲击。加上用非其人其享有的地位就逐渐下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