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韩皎沉声问:“恕韩某冒昧,先生今后有何打算?”

这话问得就扎心了。

刘通避开他询问的视线,苦笑着摇头:“‘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愚兄的仕途已到了尽头,但从此能心无旁骛,与燕王殿下专心探究学问,未必不算是福分。”

“先生此言差矣。”韩皎正色道:“太子殿下虽为年少,但见识并不弱于燕王,且生性更加果决独断,能从细微之处识人才学。”

刘通不知他这话是什么意思,甚至不敢奢望,只忍着激动,无错的抬眼看着韩皎:“贤弟此言何意?”

韩皎神色严肃地转头看了眼一旁伺候的侍从。

刘通立即会意,急忙示意侍从退下,只留他二人在厅堂商讨秘事。

等到门关好后,韩皎才倾身凑近刘通,低声道:“实不相瞒,韩某此次登门叨扰,其实是为了替太子殿下解忧。”

刘通诧异道:“太子殿下有何忧愁?”

他其实是想问“这事与我何干”,太子有忧,周围徐阁老李阁老一帮老狐狸,都削尖脑袋争着替太子解忧,哪里轮的着他这燕王府詹事想办法?

韩皎严肃道:“太子之忧,在于猝然理政,却在朝中毫无根基,不知何人可以信任。”

刘通有些纳闷韩皎为何特地登门来说这事,但他面上却一副替太子着急的神色,叹道:“君心难测,太子殿下确实毫无防备,需耐心培植自己的亲信,好在有小白贤弟追随左右,也能替太子殿下分忧解愁了。”

韩皎摇摇头:“请先生想一想,韩某是皇上钦定的翎王府詹事,殿下若是刚刚掌权,就不断提拔自己的老师,必然会惹人非议,正如先生在燕王门下蛰居多年需要避嫌,韩某的仕途还有漫长的路要走,且如今不过是个五品官员,任何朝政大事都无权参议,根本无法替太子解忧。”

刘通面露难色:“这确实是个问题,愚兄倒也想替太子分忧,却是更插不上话了。”

韩皎见他眼神里已经藏不住期待与好奇,看来胃口已经吊足了,韩皎决定祭出大招,沉声开口道:“先生能做到。”

刘通闻言两眼发光,按捺激动颤声问:“恳请贤弟明示。”

韩皎深吸一口气,忧虑道:“我近日来,常伴太子左右,是以经常看见太子满面愁容低声感叹,说‘我若能得一贤士,如刘通对六哥那般剖肝沥胆,又何愁朝中无人可以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