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乔点了点头:“《问客来》。”
这首曲子是民乐团自编的初级练习曲, 节奏明快, 轻松流畅, 难度不算大。
小唐还想再说两句, 看礼仪小姐走过来引领他们上台, 挺直腰板理了理衣服, 跟上了她的步伐。
在全世界观众的注视下, 这一群黑头发黄皮肤的东方人依次走到舞台中央。
前面几轮中为了不影响乐团发挥, 媒体禁止拍照。现在没有了这样的顾虑, 闪光灯从他们出来的那一刻起就咔嚓咔嚓不停。
颁奖受到全世界瞩目, 这一次,台下多了很多很多媒体,还可以看到几家中国电视台的台标。
应文林看着底下乌压压一片、大多是西方面孔的观众,有一瞬间的恍惚。
他真的没有想到,民乐团可以走到这一步。
不由把目光投向了身边的许乔。
这是五年一度的交流会,音乐界最大的盛事。
央视音乐频道全程转播颁奖仪式,党媒官媒、各大V纷纷报道转载相关新闻。
收视率节节攀升,网络平台直播间数据也在飞速刷新。
音乐大厅内金碧辉煌的巨大水晶吊灯散发着并不刺眼的光芒,马尔兹先生这位当世仅存的上世纪最伟大音乐家之一,在学生的搀扶下,缓缓走上台。
他接过礼仪小姐递过来的金色奖杯,郑重地交给应文林。
应文林躬身接过,道了声谢。
这一刻屏幕上密密麻麻的弹幕,几乎看不见画面内容。
[民乐团为国争光,恭喜!!]
[乔粉激动哭了]
[与有荣焉啊啊啊]
马尔兹视线从每个人身上扫过,最后用带着浓重意大利语口音的英语笑道:“你们身上散发着蓬勃的朝气和沉浸于音乐的专注,这很好,每个人都很好。”
“民乐团带来的三支艺术品将永传于世,我期待你们未来的表现。”
台下所有观众鼓掌以示敬意,马尔兹又朝许乔点了点头,缓步走下台。
在鼓掌慢慢停歇后,所有人都在等着民乐团这位团长发言。
应文林对着镜头微抬了抬手中的奖杯。
这些年来,他们走了太多太多弯路,被质疑、被嘲讽,想要努力,却找不到努力的方向。
直到参加国风综艺,意外听到许乔弹的三弦。
如果未来有人将这一切记录下来,大概会将那一次三弦弹奏视为民乐发展史的一个重要节点,笔者大抵会这么描述:“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支于乡间奏响的乐曲,会就此让民乐交响的发展拐了一个弯……”
那时候应文林只是想着把许乔这好苗子拉过来,人才总不能错过了,却也真的没指望他的加入能给民乐交响带来多么大的变化。
毕竟那是一条探索了几十年都看不到希望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