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魏拾遗被周赟抱着也不别扭,他靠着周赟的肩膀,摸索着揉了一把他的脑袋,笑着说道:“我不了解你谁了解你,我不支持你谁支持你,走,起来,我们这就去找王老先生。”

魏拾遗从周赟怀里出来,周赟微微愣了下,道:“你要和我一起去?”

“是啊。”魏拾遗伸了个懒腰,刚才坐太久了,有些不舒服,“你不是说过,王老先生对我跟对学生一样,我这个做学生的去劝劝师傅,也该是有点效果的。”

魏拾遗这么说也是有些底气的,当然,也有些赧然。三年前,他大着胆子去全王安石,虽说最后不是他劝说成功的,但是王安石却已经认识到了变法不能太过于迅速,有了一点改变,如果这次还是他和周赟去劝说,让王老先生支持他们,那么或许成功率会高一点。

还有就是朝廷里本来就有许多人反对变法,对于支持变法的周赟,可以说是站在王安石的那一边,因此,王安石对周赟的感官也会好很多。

魏拾遗都这么说了,周赟怎么会不答应。他不仅是答应了,心里还觉得很愉悦。

两人吃过午饭就出门了,也不耽搁时间,一路就往王宅赶去。走在路上,魏拾遗看见前面那条街很是热闹,他拉着周赟往那边走去,拨开围观的人群,发现竟是有官兵压着囚车往前走,囚车里还坐着一个人,看起来是个被抓的官员。

“那是谁?”魏拾遗问道。

周赟眼含冷厉,回道:“陈尚书。”

陈尚书?魏拾遗觉得这称呼有些熟悉,可一时间也没想起来在哪里听过。直到眼前的囚车消失在远处,他才想起来什么时候听过这称呼了。

“怎么是他?”魏拾遗很是惊讶,“不是说陈尚书在朝中的势力挺大的吗?”

周赟冷冷嗤了声,表情很是难看,“以前陈尚书的势力是挺大的,一般的朝廷官员都会给他面子,三朝官员,谁敢得罪他。”

周赟看起来很生气,在他看来陈尚书这种人受到朝廷提拔和培养,就应该为朝廷效率,而不是汲汲营营。但下一刻,他的眉宇间就带上了沉郁,陈尚书只是一个代表,自古以来,不管哪个朝代,都有陈尚书这样的人。

很多官员在入仕之初都说要为朝廷效力,但到了后面,当官越当越大,手中的权利越来越大,很多人都迷失了自我,背离了最初的心愿。

收起想法,周赟又恢复了平日里的表情,他继续道:“前两天皇城司又查到了一些贪官污吏,其中很几个是陈尚书的门生,在大理寺审查的时候,那几个门生把陈尚书也供了出来,然后陈尚书就被抓了。”

“官家早就想动陈尚书了,但一直没有机会,此时陈尚书自己把把柄送了上来,自然就被抓了,看这样子,判决应该已经下来了。”

周赟只有冷漠,没有同僚被抓的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