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久之后,陈铭远问叶誉希为什么要去借吹风机。叶誉希微微地叹了一口气,说:“路演时你那种反应,我觉得有点不忍心。”
陈铭远眼睛倏的一亮,从此知道了对付叶誉希的方法,避过了很多次跪洗衣板。
.
两部电影都定在暑期档,按道理来说,这是观影人次最多的档期之一。
因为宣发上的合作,这两部电影被推上了“宿敌”一般的处境,据说电影院里贴海报,都是把这两部电影并排放着的。
两边团队的海报做的也很有意思。
薛河这边有三版海报,一张是水墨风的山景画,除了电影名字以外,最大的就是“薛河”两个字,这是用来吸引薛河死忠粉的;一张是所有主要角色都在上面的大合照,但因为电影宣传后期柴临津不在且舆论不是很好,所以把陈铭远提上了C位,这也是薛河之所以把陈铭远报成男主角的原因;还有一张是陈铭远的脸部特写,他画着乞丐的妆,侧头看着右边,五官布满油污,但眼神肃杀凌厉,很能吸引人的眼球。
梁封伦那边就简单多了,只有两张海报,分别是梁封伦和叶誉希的单人照。梁封伦背对镜头,回头露出一抹苦笑;叶誉希则是向左侧着身子,露出半边侧脸。
影院总是把陈铭远和叶誉希的海报单独挑出来放在一起,又因为排版的关系,显得两个人想在对视似的。
观众们都很有感触,甚至把这两部电影拉了CP。
暑期看电影的人多,几位主创都很有话题度,再加上作品质量的确过关,最后导致的结果就是,两部电影双双破了各自题材的天花板,赚得盆满钵满。
……
叶誉希重新回到圈内之后,改签了陈铭远的工作室。原公司违约金开得不高,以叶誉希现在的热度来说,相当于人情价了。
陈家替他付了。
在薛河电影的宣传期之后,陈铭远就逐渐淡圈了。他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家族企业上,但对于工作室还是很伤心,尽量亲力亲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