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后宫里,自从赵夫人死后就平静了许多,剩下的那些夫人姬妾,要么年纪太大早就不承宠了,要么年纪太轻还未培植出自己的势力,而且没有儿子傍身,也激不起斗志。

“这后宫里若是能出个新生的小皇子,那可就热闹了,想必皇上也会暂时歇了立太子的心思。”黄军师摇着羽扇说。

近日京城的如意茶馆开始说《三国》的故事了,黄军师今天去听了一场,被震惊了许久,然后立马将自己的折扇换成了一把羽毛做的羽扇,而这样的扇子,最近在京城格外流行。

大皇子千杯不醉,喝了半宿的酒,又和花娘闹了一场,回来依旧精神抖擞,大半夜把黄军师叫来,说了宫宴上的事情。

“父皇年纪大了,你是没瞧见,他头发白了大半,老态龙钟的模样,实在难以想象十年前还是那般风姿。”

“这是难免的,听说皇上沉迷炼丹,那些丹药都是碰不得的东西,长期服用必然会伤神的。”

大皇子一拳砸在桌子上,怒骂了一句:“这些狗奴才,竟然眼睁睁看着父皇走上歪路,依我看,这说不定都是李煦授意的,一肚子坏水的东西!”

黄军师摇扇子的手顿了顿,脸上浮现出一点迷惘,听说三国的故事就是顺王给俞伯明的,说是一位已故的隐士所做,可黄军师觉得,说不定就是顺王自己写的。

能写出这样的故事,顺王就算做不了一代明君也一定是一代名将。

外人都以为大皇子英勇无敌,兵法谋略高超,可黄军师太了解自己这位主子了,他武功高强不假,但并不聪明,脾气暴躁、心胸狭窄,西北能安稳多年,一方面是西北老将们齐心协力的结果,一方面也是匈奴内乱,无暇顾及大燕的结果。

黄军师没有易主的心思,大皇子是他的救命恩人,他誓死也会效忠于他,但这不妨碍他知道大皇子不是明军名将。

“皇上也许只是随口一说,三皇子的事情对他的打击还是很大的,那时候又只有顺王陪伴在他身边,而且重点是,顺王没有趁虚而入,这让皇上对他放心了不少,比起手握重兵的您,顺王此刻更得圣心。”

“李煦自小受宠,当年那件事还以为能将他钉死,没想到他命大的很,这样的大罪也能脱身。”大皇子阴鸷地盯着桌面上的笔架,这屋里的东西一部分是原来就有的,一部分是他来之后随从布置的,看着有些不协调。

黄军师提醒道:“王爷,小心隔墙有耳,这里毕竟不是西北。”当年韩家造反,他们远在西北得到消息时,就知道这是除掉太子的最好时机,因此在后面推了一把,让韩家逼宫进行的更顺利,也让皇帝及时得到消息,成功平乱。

只是他们没想到最后李煦会舍身救驾,让他逃过了一劫。

“再派人去南越查,一定要把李煦和寇骁的事情查的一清二楚,最好弄点人证物证来,如果事情是真的,父皇绝无可能立他为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