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经朱高燧神来一笔,相信再没人敢轻易找大宁麻烦,效果比孟清和削尖了脑袋上疏有用得多。
早知如此,应该早点请朱高燧帮忙,说不定能免去更多的麻烦。
掌灯时分,朱高燧才离开伯府,孟清和没有歇息,而是坐到桌旁,拿起笔,一阵写写画画。
赵王早就透露,皇帝对他手下的火器队很感兴趣,明日觐见,提前做好准备,应该没错。
厢房里的灯一直亮到深夜,寅时初才熄灭。
睡了不到一个时辰,孟清和又被叫起,简单用过早膳,换上朝服,走出了伯府。
天尚未大亮,七梁冠上的玳瑁蝉,隐隐泛着微光。
孟清和翻身上马,由亲卫在前方引路,遇有品阶低者,皆侧身让路。
坐在马背上,孟清和握进了朝笏,抿紧了嘴唇,踢了踢马腹,加快了速度。
在大宁城中尚且不觉,到了南京,才真正感觉到,他已列入武班的第一梯队。从一品的都督同知,即便是在京城,也可以横着迈几步了。
在奉天门前,孟清和下马,取出腰牌,抬头就见到了熟人。
金额交脚幞头,宝相花裙袄,铜葵花束带,皁纹靴,绣春刀,正是锦衣卫指挥使,杨铎。
许久不见,相貌没有太大变化,仍是感到陌生。
走近了,孟清和微微拧了一下眉,杨铎给人的感觉好似更冷了。同沈瑄的冷不同,带着一股阴寒之气,让人不自觉的想要避开。
距孟清和还有三步,杨铎站定,侧立抱拳,“兴宁伯安好。”
孟清和回礼,未抱拳,只颔首,“杨指挥好。”
都督同知品级高于锦衣卫指挥使,然职权不同,便是五军都督府都督,见到杨铎也会客气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