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瑾当时就想明白了,只是还不确定,观察了几天下来,不由的暗叹凤君默这仗打的十分心累,一面做出殊死顽抗的模样对付陈国,一面又要做障眼法,让金王误以为蓟门有重兵把守,不敢轻举妄动,同时又要争取时间让大军穿过死亡之林。
耶律瑾也不确定自己的想法到底对不对,虽说陈国那边连发战报言战事吃紧,要他出兵。但耶律瑾心里明白,陈王这个老狐狸就是看不惯他不费一兵一卒坐山观虎斗,故意将战况说的艰难无比。想必那会儿,凤君默做出负隅顽抗的模样,老陈王确实是怀疑郾城兵力不足,想加派兵力强攻,又恐有诈,因此迟迟不加派援军。毕竟郾城易守难攻,而蓟门关却是平原大道,易攻不易守,周国想保住蓟门,只有派更多的官兵把守。
陈王思来想去,甚至不惜交出质子,也要催促着耶律瑾加入战局,观察战况。
正所谓三国国主各怀心思,耶律瑾盘算明白,决定做个推手,在蓟门关外故意与周国不痛不痒的打了一个白天,再落荒而逃,而后又派将士假扮流民肆意渲染战况之激烈残酷。
这一仗传到了陈王探子耳里,那就是周国在蓟门关驻守重兵的铁证,要知道金国可是出动了二十万大军,这第一仗就落了个惨败,可想而知,蓟门关到底驻守了多少人!由此可见,郾城确实仗着天险,守兵不足。陈王想明白这点,不再畏首畏尾,下令强攻,果不其然,过了半夜,郾城就被攻了下来,陈王得到消息,大喜过望,与一干好大喜功的朝臣开怀畅饮,不顾翼王爷劝阻,几乎清空了国内所有的兵力,决定一举攻下周国,拿下周国都城,控制王室,那么周国就等于是他囊中之物。此刻他们也不担心金国反咬他们一口,毕竟金国正和周国打的热闹,哪有时间顾忌这边。
按照耶律瑾的猜想,凤君默对陈国的战术,一个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另一个则是瓮中捉鳖。对自己使的则是障眼法,拖延时间。
耶律瑾本就不想和陈国联军,毕竟俩国有死仇,迟早一战,帮了他对自己没好处。况,周国若能灭了陈国倒是好事一桩,谁叫陈王闲着没事干,一刻也不停的怂恿周边小部族在金国边境肆意作怪。但耶律瑾也不愿无功而返,或者说眼睁睁的瞧着周国做大,既然周国要吞了陈国,那他就吃了周国南通十六郡好了。到时候凤君默要料理陈国旧部,恐怕也分不出兵力和精力管他要这十六郡了。
到了辰初,耶律瑾下令全军开灶做饭,将能吃的能喝的全都吃掉喝完,又令停留在大燕关内的将士渡过何谷渡与先遣大军汇合。
饭毕,收了营帐,八万大军整装待发。
☆、第267章
蓟门关内,郑西岭连夜布防,一宿未眠,亦如昨日那般,他立在城墙头,展眼远眺,今日的雪停了,视野更好,他的心情却愈发凝重了。
如果金王像他设想的那般,那么今日这一战,势必是生死存亡一战。他昨日只想着守住城门,却并未想到金王仅仅只是试探,如若他早能想到这一点,带兵出城迎战,即便那一仗打下来,或许损失惨重,但总比先露了怯好。
西边周国与陈国交战,凤君默有意战败,诱敌深入,这一败,本来也是个好计谋,一石二鸟,一来诱了陈国大军入套,他们再来个釜底抽薪,直接攻入陈国都城。二来,让金王误以为周国仗着天险,郾城驻兵不多,而蓟门则是重兵把守,如此,金王定然不敢贸然攻城,如此大军也便牵制住了。
可谁知,金王本就与陈王离心,这一盟约结的脆弱不堪,陈国都已经开打了,金国却按兵不动,陈国见此,这一仗也打的很是保留。凤君默这一计甚险,自然不敢妄动,如此又拖延了几日,不过也是好事,周国的奇袭军倒有了足够的时间穿越密林,但穿过去了又怎样?陈国都城仍旧是重兵把守,凤君默一直无法诱陈国大军入套,正焦心不已,金军突然攻打蓟门关了,再后来,金军败退,凤君默细思量,也察觉其中有问题,但他如今也是剑悬头上,不能再拖延下去了,索性借着这股东风,将周军在蓟门关大败金国二十万大军的消息刻意夸大渲染了一番传扬出去,陈军果然中计。其实陈军早就按耐不住,意欲强攻,一直都是陈国翼王爷从中阻拦,金国一败,翼王再是如何劝阻,也抵挡不住诸位大臣的唇枪舌战。
辰时刚过,仿若是昨日重现,黑压压的黑甲军再次出现在天际尽头,郑西岭倒还想保留那么点侥幸心理,理智却告诉他,不能了。
战鼓响,杀声四起,毫无预兆的,黑甲军潮水般的涌了上来。
那阵势,仿若一瞬间就要将这座城池吞没一般,这才是真正的战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