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红楼之珠玉 M的马甲君 2739 字 2022-08-21

一旁黛玉听罢这话,登时唬的手足无措,羞得满面飞红,满口里央告,也不敢往下细问宝钗如何知道的。宝钗见火候够了,方拉着黛玉坐下吃茶,随后款款告知她自己幼时亦读了戏曲传奇,无所不有,随后又长篇大论地将些经世致用的读书准则道了一通,倒将黛玉说得心服口服。黛玉心下倒也感激宝钗不计前嫌,此番跟了自己推心置腹,而未曾在自己背后弄鬼,瞒着自己在长辈跟前嚼那舌根。还将自己过去之事坦白告知与自己,反倒是自己从前对了跟前之人怀了那小人之心,素昔常怀提防之意。如今听罢跟前之人对自己掏心掏肺,顿时便也对之刮目相待。

之后听宝钗又道:“你道是我们众姊妹们如今住在一处,理应相互帮衬接济着,只你不似了云儿那丫头,一个人住在这府里,无依无靠。你亦是万事不缺,便是我素昔里有心,亦是无从下手。你与我相较,我除却较你多了个妈,又有何处较你强了去?你一个哥哥倒可抵得上我的十个了,便是下面的幼弟,亦快出息了。我那个哥哥不说也罢,我素日只求别惹了事令妈伤心才是……”

一旁黛玉听罢这话,细想一阵,倒也同情起宝钗来了,只觉真如宝钗所言那般,自己较了宝钗竟好了十倍来。由此又思及素昔因了哥哥不成器,宝钗尚且事事为其母分忧,不禁又对她多了几分钦佩。

宝钗又道:“你虽与我一般是寄住在这府里的,然而衣食月银都可自家支使开来,也不同这府里其他小姐一般。如此便是我想帮你,你亦用之不上,届时只怕我还仰仗了你相助才是……你亦知,我跟妈便是再如何明理,然身为女儿家也不过是在这内院里,外事又如何能够做主,偏是主外事的长兄靠之不住。”

黛玉:“……”

宝钗:“你说,我便也只有这么一个哥哥,我又能指望了谁去?不似了你,到底今后万事可由长兄为你做主。但凡我有着这么个得了势的哥哥,便也无甚可忧虑的了,何需像如今这般,任了他人摆布……”

此番黛玉闻罢这话,便也大为感触,只道是现下宝钗竟肯将这些肺腑之言道与自己,便是从前疑心戒备着,今日里便也尽皆打消了去。正待宽慰宝钗两句,便听宝钗又道:“我素日里亦在想有什么可助你的,只你也万事不求人的,我便是有心也帮不上。只近日里你身子不快,跟着吃药,昨日我见你那药方上,人参肉桂的太多了,便是你手边不缺这些,能益气补神,也不宜太热。你哥哥在外边,自己身子尚且不好,哪能顾得上你来着。”

黛玉闻言倒也着实感激宝钗,遂对曰:“我这不过是季节变换,有些不适应罢了,哪有什么大事。结果便因这些日子里我哥哥吃药,连带着令我也跟着补补,便吃着这些人参肉桂,我只道是我何尝需要吃这些来着。我不比我哥哥,他已是惯常的脾胃气虚、肾阳不足,严重之时便是咳嗽气喘。我不可去那外间伺候,素昔珠大哥哥在那屋里还好,如今他离了,惟留着熙儿一人在此,只怕哥哥有个甚三长两短的,倒将他吓得直哭。”

宝钗则道:“由此依我看,你先以平肝健胃为要。你哥哥补阳,你却需滋阴。肝火一平,不能克土,胃气无病,饮食就可以养人了。何况你本无大病,何必吃那劳什子的大补之药。每日早起,只需拿那上等燕窝一两,冰糖五钱,用银铫子熬出粥来。若吃惯了,比药还强,最是滋阴补气的。上回还听姨妈说你哥哥在吃燕窝,想必那燕窝于你而言也不是甚稀罕之物,弄来也容易,否则我家里倒有些,大可送你几两来。”

黛玉则道:“我多谢你费心,燕窝不是甚罕物儿,只平日里我吃这人参肉桂的,便也费了不少事,哥哥也在外间病着,这府里为他熬药忙上忙下。如今我又添了这燕窝粥,珠大哥哥也不在府里,老太太太太凤姐姐这三人便没话说,那外面的媳妇婆子未免不嫌了我们兄妹两个事多,不过是客,还这般添三添四,不知进退。”

宝钗听罢则掩嘴打趣道:“若这般说倒也有那道理,珠大哥哥若在府里,下面的人谁不是瞧了他眼色行事。平日里好歹有他在头上照看着,谁敢多说什么,他人便是有那怨气,也只得装作没事儿一般。如今他一离了府里,那些个家人还不将平素积压的气都撒了出来……”说到这处又转而肃然说道,“你这顾虑也不是没有道理,现下我教你一个法子,无需麻烦那外间厨房的人,你这屋里的丫头便可做到。那银铫子你这屋里也不是没有,你每日便命紫鹃雪雁取那茶炉子给你熬上一铫子拿与你吃了便是,又方便又无需假手他人。”

黛玉听罢正合己意,便也对了宝钗感激不尽:“这事儿虽小,难得你多情如此。”

宝钗又道:“我到底较你虚长这么两岁,好歹算你姐姐。你放心,我在这里一日,我与你消遣一日。你有什么委屈烦难,只管告诉我,我能解的,自然替你解一日。”

黛玉闻言便也谢过了。

随后两人又说了两句,黛玉便也告辞,离了蘅芜苑回潇|湘馆,此番则按下不表。而自她二人此番谈了这许多,彼此交了一回心后,关系便也大为改观,自此后便也无话不谈,宛然成了一对金兰之交。彼此有了甚烦难之事,便也力所能及地相互帮忙。便是日后为宝玉见了,只道是她二人之间本素昔有些嫌隙的,对她二人这般关系突变摸不着头脑,只问曰“孟光何时接了梁鸿案”。

☆、第六十六回 出任学差逢凶化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