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隐隐约约的浅黄色霉斑,也有那么几处。

按照常理,从“洛阳纸贵”中兑换出来的都是簇新品,如今雒阳纸却呈现了这样的状态,很有可能是时间留下的烙印。

颜棠一边查看手中的雒阳纸,一边总结从之前的试验中,得到的结论。

任意年代的纸张,都能成为“一字千金”的载体,包括传真纸。

但上面有《青囊经》残片图像的传真纸,明明能成为“一字千金”的作用载体,却得不到任何反馈。

即,上面有字、有残缺、有空位的传真纸,却被“一字千金”判定成了无需填充的白纸。

由此,颜棠大胆的猜测,会不会是在系统的判断中,认为现代纸张上的残片内容,就应该是如今的模样,根本不需要再添加文字?

或者说,以现代纸为基,身处于在现代,一千多年前的残片,其内容本就是应该不全的。

若这种假设成立,那若是以汉代纸为基,在与文字同样年代的纸张上,应该就能出现完整的内容了吧?

也正是有了这种猜想,颜棠刚刚才会兑换雒阳纸。

而雒阳正是华佗所在年代的洛阳,雒阳纸就是当年城中售卖的纸张。

以那个年代的纸为基,以现代现代残片为影,或许能补全当年的文字。

颜棠越想越觉得,这或许是一条可行之路。

坚定了一番信念后,他小心翼翼的将一张《青囊经》残片的传真图,影印到了雒阳纸上。

在检查成品没有问题后,颜棠再一次点击了“一字千金”。

他紧张的屏住了呼吸,一眼不错的注视着系统面板,时间在此刻,好像也被拉的无限长。

终于,一秒钟后,系统给出了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