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他一来就代表着朝会正式开始。

这个时候萧子 才知道他的手串还是有机会露出来的 因为大家并不是站着的。

想也是,除了到外族入侵的时候,汉家的理念都是王与士大夫共天下。

哪怕是皇帝对上大臣也是要有礼的,甚至在唐朝时期,上朝还是皇帝跟士大夫互相行礼,只不过是礼仪不同罢了。

所以怎么可能萧铉坐着上朝,大臣们就得站着呢?

萧子 自然也是有座位的,不过现在椅子虽然进入了日常生活,但在朝堂上用的还是坐秤,大家都是跽坐。

萧子 不太习惯这种坐姿,只能期盼着大家废话少一点。

坐下之后,手是规规矩矩放在腿上的,因为袖子比较大,便要在两边铺开。

别说,铺开的衣摆外加衣袖,看上去都怪华丽的。

萧子 跟萧霁和萧雪行两个人并排而坐,萧霁坐下的时候就看到了他手上的那个手串,不由得眼睛一亮,刚想说什么就听到他爹在上面轻咳一声。

萧霁跟萧子 两个人对视一眼都忍住了没说话。

萧子 看到萧霁这个表现就特别踏实,嗯,不是他一个人第一天上朝呢。

朝会一开始就是一些比较基础的民生问题,比如说哪儿哪儿哪儿下雨比较多,似乎影响了春耕,还有哪儿哪儿哪儿已经遭了灾。

萧子 被灌了满耳朵的各种自然灾害,听得他整个人都要懵了。

他真的万万没想到一个春耕居然也这么多事情,或者说,齐国只是占据半壁江山就有这么多地方气候不同,而且闹灾的地方还不少。

他有心想问,但因为这个话题比较沉重,大家都比较糟心,他也没办法问,只好去问自己的图书馆。

坐在他旁边的萧霁没有这等外挂,见萧子 在那里似模似样地听着忍不住戳了戳他小声问道:“ 儿,今年天时不好吗?”

萧子 刚好查完资料,回过神来也低声问道:“怎么了?”

萧霁有些困惑:“怎么这么多地方遭灾?”

萧子 顿了顿,这才想起来萧霁在这之前从来不接触朝政,再加上从小锦衣玉食,估计知道的还不如他多,便低声说道:“这是正常的。”

萧霁有些诧异地看着他:“正常?”

萧子 点点头:“对,风调雨顺一直都是农民的美好期望,既然是期望自然就很难实现,而且有些地方因为地理位置的缘故,的确比较容易遭灾。”

萧子 一连列举了好几个地方的自然灾害记录,当然这些记录都是过去几十年的,从那些记录就可以看出那些地方经常会发水灾。

他这些数据都十分详细,萧霁听得一脸诧异:“你怎么知道?”

萧子 看了一眼图书馆说道:“书上有写。”

他顺口把书名也给说了出来,这本书的确是这个时代一个对地理比较有研究的大儒写的,成书时间比现在早,所以他说了也没什么。

萧霁连忙点头有些困惑:“难道不能治水吗?”

萧子 笑了笑:“当然能啊,现在大家不就在讨论吗?不过治水也不太容易,从大禹时代到现在,每个朝代都在努力治水,可惜……水无常势。”

萧霁隐隐懂了一些没再问,决定继续听一听。

坐在他们旁边的萧雪行扫了一眼身后的那些一脸惊讶的大臣,唇角微勾。

赈灾治水的事情告一段落之后,紧接着就是之前议和的情况。

议和的结果还不错,萧雪行和张冲占据的城池是不可能换了,除此之外,北魏需要赔给他们金钱若干,布匹若干,牛羊若干,马匹若干,同时还有一些商业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