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京口就算民风再怎么彪悍也是在建康附近,为了建康的安全着想,这附近的县令也都选的比较稳妥之人。

这么一看,明面上是萧铉和萧雪行想要锻炼他把他扔到了军事重镇,实际上是这两位为了让他有个安稳的环境操碎了心,千挑万选了这么个地方。

而且因为萧子 嫌弃名字不好听,还翻出了古称。

萧子 心里一暖,笑着说道:“这样看来,我可得努力一点,要不然晋陵到了我手上反而退步怕是没脸见叔父了。”

米才心中微微松了口气,刚刚那句话是他思前想后半天才说的。

他以前是跟在萧铉身边的,对于皇帝的想法多少能摸得透,所有人都觉得大皇子眼睛“治”好了,那么以后太子之位必然是他的。

然而米才知道皇帝内心还是很纠结的,他想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但又担心儿子撑不起来。

大皇子实在是个太温柔的人,这样的人容易被欺负,之前米才觉得晋陵王看上去也文弱了一些,只是晋陵王年纪小,还能教,大皇子已经定型了。

然而直到那场宴会,他才明白为什么皇帝会犹豫。

看上去像兔子的人可能是只老虎,所有看轻他的人都是会付出代价的。

既然想明白了这一点,米才就很担心晋陵王出镇一方之后跟皇帝的关系会变得疏远,所以一直在想怎么想办法拉近皇帝跟晋陵王的感情。

萧子 不知道他想那么多,他这一圈走得既充实又疲惫,不仅了解了当地的生态,还了解了一下各地军队的情况。

县令们战战兢兢迎接他,等他走了之后着实松了口气。

结果没想到这口气给松早了,晋陵王回到京口下的第一道王诏就是裁军!

第221章

裁军指令一出,各县的军营都有点懵了,之前晋陵王的重点似乎都是在人口土地和粮食上面,来他们军营都是逛一圈就走都没认真询问什么。

所以大家都认为他就是走个过场而已。

等晋陵王回去之后大家都等着他的下一步动作,最担心的就是各县县令。

结果谁知道第一刀居然是砍在军队头上的!

一时之间诸位县令着实松了口气,甚至还很开心。

只要倒霉的不是他们,他们就挺开心的。

而且,裁军对他们来说也是好处啊,裁军之后那些人必然是要回乡种田的,种田的人多了粮食就多,粮食多了纳税就多,对于他们而言这都是政绩啊!

所以这些县令还都挺感激晋陵王的。

感激之余也捏了一把汗,就怕这些军队暴动,这位小殿下会吃亏。

各县军官显然是不服气的,他们不服气但是又找不到人 晋陵王已经回到京口了啊,他们也不能到京口去找公道,只能跑去找各县的县令要求传话。

因为晋陵这边武德充沛的缘故,这些将领一个赛着一个的有钱有权,见到这些县令也不是很客气。

这些县令被他们欺压的狠了,有不厚道的直接拱火,让他们去找晋陵王要交代,鼓动士兵去威逼晋陵王收回成命。

不过有一些跟当地军官关系不错的县令及时拦住了好友说道:“冷静,荆什现在还不知道是个什么下场呢,你能比他厉害?你以为晋陵王为什么那么有恃无恐?他手上那个爆裂箭一炸一片你有多少人能填?再说真当朝廷会眼看着你们造反不管吗?”

军官们都不服气,尤其是在看到裁军的条件之后。

萧子 设置的裁军条件是年十六以下,四十以上都归家,家中只有独子的也归家。

这一下子一个军营至少去掉四分之一,多的甚至达到三分之一。

他们手下的人少了,不说实力削减一些灰色地带的收入也减少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