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帝:“朕会命胡彭举他们先行研究酒精,提炼碘,做止疼散。只是这麻醉剂……朕还没有拿出去。事关重大,朕虽然已经命关明辉召各边关军医回京培训,但这个东西,朕必须交给信任之人。”
卓季:“那还是我先做一些吧。不过陛下您得给我弄一个专门的花房种植曼陀罗花,要冬天能保暖的那种。那燃烧弹还做吗?”
永安帝:“花房你只管提要求,朕让张弦亲自去办。燃烧弹事关重大,暂时先不做了。不出两日,朝中上下就会传遍,你若再做燃烧弹,怕会被注意到。俣国有燃烧弹,塔尔金部定会忌惮,即便潘蔹之手里已经没有了,他们也要多掂量。终归还是要靠边关的将士们浴血奋战。”
卓季:“那好吧。不过既然军医要培训,那我给胡彭举他们上课就先往这边靠拢。战地医生要掌握的和普通的医生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燃烧弹如果陛下改了主意,我建议还是做成成品后运到边关。除非大将军回来后交给大将军。陛下,如果大将军那边成功了,军工厂就迫在眉睫了。军工厂的负责人选,陛下您也要考虑好。”
永安帝点点头:“朕知道。只要事情能成,朕就把林奕派过去。”
卓季:“等科学院的匠人们更多一些,陛下就要开始培养忠诚可靠的了。”
永安帝仍是严肃地点点头,卓季:“秦忠义现在也知道了不少事,陛下也可以多用。另外,陛下别忘了雷聪,苗子要从小培养,日后才能牢靠。”
永安帝慎重地说:“朕已有考量。等林燮山和林奕回来,朕会同他们商议。”
果然如永安帝所言,燃烧弹的事在永安帝收到密信三天后在朝中上下传遍了。身为兵部尚书的关明辉尚且一脸懵,其他五部的尚书包括内阁大臣都是一脸的不知情。这燃烧弹,哪来的?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威力?朝廷重臣们立刻前往奉天殿询问圣上。
其实卓季做的燃烧弹,更趋向于燃烧瓶。不过瓶子里装的不是酒精也不是汽油,而是一种用黑油(石油) 这东西俣国已经有了,不过用途不广 铝粉等调配而成的爆炸物。这种爆炸物填入深色的玻璃瓶中,用木塞塞紧。需要使用的时候,拔开木塞,塞入布条,然后点燃丢出去。因为是混合性的爆炸物,爆炸后的威力更大。当年人类没少用这玩意儿对抗丧尸。
对于诸位臣工,永安帝的说法是这燃烧弹还在试验阶段,乃大将军林燮山“失踪”一年多来的研究成果。林燮山的去向一直是朝中诸人打探的对象,却始终无果。却没想,圣上竟然在这个时候抛出了林大将军失踪的这一年多时间里是干什么去了。虽然圣上仍没有透露林燮山在何处,但这燃烧弹却是大将军“研发”出来的!着实令人震惊。随后,永安帝便以此事为军事机密,具体细节暂时还不到对外公布的时候,就把他们都打发了。
林燮山一直不露面,永安帝却确实需要一个借口给大臣们一个交代,也需要安武将们的心。如今,得知大将军是秘密研发这么厉害的武器去了,武将们是各个高兴,文臣们就不好说了。圣上派大将军研发武器,一走就是一年多,可却一文钱没从户部划,显然是从圣上的私库里走的,这说明什么?一想到大将军掌握了燃烧弹,大将军又对圣上最为忠心耿耿……也难怪圣上近来龙威大盛,一言九鼎。有了林家的支持,有了威力可怕的燃烧弹,圣上一统天下还不是迟早的事!
工部尚书府,史玉在书房里眉目严肃地深思。管家进来禀报:“老爷,关尚书来了。”
史玉惊讶,立刻说:“快快请。”说罢,他站起来快速走到门口。等了没多久,关明辉出现了,史玉迎上去:“大司马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
关明辉笑道:“大司空这是怪我来的少了?”
“呵呵,大司马请进。”
朝中的官员,私下里互相称呼时会用一些官职别称。就好比都察院左都御使陈长庚,私下里别人会叫他陈总宪,或总宪大人。
两人进书房就坐,女仆送上茶水点心后就退下了。史玉问:“大司马此来……”
关明辉道:“大司空,去岁三道大旱之后,今上让我等是一个个立军令状。你工部更是上下忙得脚不沾地。对于今上身后的那位高人,大司马难道真的就没有一点猜测?”
史玉面色严肃,没有做声。关明辉:“潘将军在北谷所用的燃烧弹……是用玻璃瓶制的。大司马不会不知道那玻璃瓶出自于哪里吧?”
史玉长吐了口气,说:“大司马,实不相瞒,今上是命琉璃厂制了些玻璃瓶,还特别制了些颜色深的玻璃瓶。但至于今上把这些玻璃瓶给了谁,我是真不知。今上也说了,燃烧弹是大将军所制,大司马还怀疑什么?”
关明辉:“大司空就真相信今上所言?”
史玉:“……”
关明辉抛出一句:“今上的种种变化,全部是顺 从西三院出来之后。”
史玉脸上的肉有一个明显的抽动。关明辉:“德 曾对我说过一番话。”
史玉的眼里是询问。
关明辉:“顺 曾对秦王说,在秦王的眼里,俣国很大,可对真正的天下来说,俣国很小。他说,俣国有太多的地方需要改变。有太多的地方,需要发展。什么时候俣国的人能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人人有银子花,人人都会读书习字,每个人都能活到六十岁、七十岁,俣国才是真正的富强之国。”
关明辉这番话还有所保留,但史玉却是听得双眼圆睁。他接着说:“贵 曾肯定地说,郸阳宫里,没有人能争得过顺 。想必就是皇贵 也是深知的。大司空,我今日前来,并不是要跟你套话。咱们为人臣子,有些事,可千万不能糊涂。”
第82章
史玉拿起茶杯,喝了口茶。放下茶杯,他沉默了良久,开口:“陛下身后,确有位高人。这玻璃就是出自那位高人之手,只是陛下从未透露过那位高人是谁。不瞒关尚书您,那位高人拿给工部的,不仅仅是玻璃。大司马稍等。”
史玉起身到博古架前,拿下放在最上方的一个长盒子,然后回到座位前坐下。他把盒子推给关尚书,关尚书看了他一眼,打开盒盖。一看到盒子里的东西,关明辉就惊呼了一声。盒子里是一把似刀非刀,似匕首又不像匕首的兵器。
史玉示意,关明辉双手从盒子里拿出那把刀。关明辉是兵部尚书,行五出身,这刀一拿在手里的分量,刀刃上的光芒就足以令他判断出这一把好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