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奇葩学生群体

“可有法诀吗?”他觉得御使这等宝贝定然有秘诀。

“有。”贾平安让他把酒精倒进去摇晃,随后把酒精倒出来。

火折子点起,杨渊看着他,“秘诀是什么?”

“你叫一声爸爸。”

杨渊犹豫了一下,“爸爸。”

一群棒槌,竟然把科学现象当做是神鬼之事,贾平安觉得该给他们一个教训。

噗!

瓷瓶喷出蓝火,然后呼啸声出现,就像是鬼哭狼嚎。

杨渊的手在颤抖。

“别抖。”

第二个学生上前,依旧说道:“爸爸。”

十七人全部试验一遍,然后你看我一眼,我看你一眼,都有些兴奋。

“咳咳!”

贾平安觉得该给这群棒槌揭开秘密了。

“这是酒精。”

贾平安指指小坛子,“何为酒精?某说了你等也不懂,简单些,就是你等喝的酒水提纯,驱除杂质……酒精的含量更高。”

尉迟循毓问道:“可能喝?”

你这个棒槌!

贾平安随手把毛笔扔了过去。

“严肃些!”

尉迟循毓干笑着,“晚些某弄些好菜,就差好酒了。”

众人都点头。

果然是一群奇葩。

贾平安继续说道:“为何能冒蓝火,还会呼啸?因为酒精容易挥发,某来问问,酒水在冬日不加温可是酒气很淡?”

众人点头。

“若是你把酒水装在瓷瓶里……”

尉迟循毓抢话道:“冬日弄在温水里,酒气很香。”

贾平安看了他一眼,“这便是酒精的特点,易挥发。你给它加温,它就从酒水里挥发出来……”

他拿起瓷瓶,“某把酒精弄进瓷瓶里,摇晃几下,让酒精密布瓷瓶内部,随后把多余的酒精倒出来。此刻里面的酒精开始挥发,可大家看看,这瓷瓶口子不大,于是那些挥发的酒精就蕴集在瓷瓶里,和空气混合,此刻点火……”

众人愕然,李元婴第一个反应过来,“何为空气?”

贾平安无语,“空气就是咱们身边虚空里存在的气,你不断的呼吸,吸进去空气,呼出来的是废气。”

尉迟循毓说道:“可为何某呼出的废气难闻,而美人呼出的废气如兰似麝呢?”

你特娘的!

贾平安再也忍不住了,拎起边上的细棍子上去就是一顿抽打。

“先生说话时不懂得沉默的礼节?”

尉迟循毓抱头挨打,却不敢还手。

这便是这个实验的威力。

贾平安气喘吁吁的回来,继续说道:“没有什么如兰似麝的香气,都是人,呼出来的味道都差不多,若是受寒了,呼出来的废气还臭,男女都一样。”

他接着说道:“你等回家可做个试验,弄个炭盆烧柴火,随后用盖子把炭盆盖住,记住,盖严实了……”

“火会熄灭。”

杨渊看来在家还是干过活的,贾平安对此很欣慰,“对,为何熄灭你等可知?”

众人摇头,贾平安说道:“这便是因为柴火的燃烧需要空气助力,盖上了盖子,隔绝了空气,柴火自然会熄灭。而酒精易挥发,和空气混合在一起,这便是易爆的气体,可却开了个口子,某用火点了一下,里面的混合空气爆燃,若是口子封住就会爆炸,可有口子,爆燃的气就冲了出来……”

众人只觉得看到了一个新世界。

“这是新学?”

这太神奇了吧?

连李元婴都在思索。

“可为何会鬼哭狼嚎?”杨渊对此不解。

“简单。”贾平安说道:“你可去看看箫笛,为何能发声?皆因有孔,而人吹气……”

贾平安看看众人,想看看谁的智商比较高。

“先生!”杨渊突然激动了起来,“吹气就和爆燃的气一般,孔越小,叫声就越尖利……某原先自家做过笛子,某试过……”

他郑重拱手:“先生大才,难怪说新学乃是窥探万物本源的学问,学生谨受教。”

他被折服了。

剩下的学生大半还在震惊懵逼中。

“弄了笛子来。”李元婴却是个行动派,晚些弄了笛子来,就按住孔洞,只留下一点缝隙。

他奋力一吹,那声音尖利。

“果然是如此。”李元婴欢喜的道:“竟然这般简单?”

另一人上去接着吹……

笛子上面还有滕王阁的口水,不消毒的吗?

贾平安看着有些难受。

“今日就到这,明日开始,某会给你等授课,愿意来的就来,不愿意来的……以后都别来了。”

贾平安看了众人一眼。

昨日这些学生看他的眼神中带着各种情绪,正面情绪的没几个。

此刻却大多恭谨。

扯淡的东西都无用,弄个试验镇住他们才是王道。

贾平安转身出去。

那内侍站在那里,见他出来,下意识的行礼,“先生慢行。”

宫中的内侍对外界无虚低头谄媚,做好自己就好,但这个内侍却恭恭敬敬的行礼,这便是知识的力量。

贾平安行走在宫中,想的却是些别的事儿。

李治让这些人来学,不外乎就是想把好处全收进皇室,收在自己的手心里。

可他还有赵岩。

一个赵岩不够,那他就再教十个、百个赵岩,总之不能把学识放在皇室里当做是神灵供奉着。

新学更需要的是应用,而不是供奉。

李治会如何想?

贾平安笑了笑。

李治不知道这门学问的震撼之处,当那十七个学生渐渐学习深入时,再想封锁就晚了。

回到百骑,他漫不经心的说道:“某想起了先生。”

邵鹏问道:“那先生还在?”

“当然还在。”贾平安叹道:“先生文武双全……”

“难怪你也是如此。”邵鹏很是羡慕。

呃!

这无意间竟然还把这个事儿给填坑了?

贾平安笑了笑,“先生游走四方,说是在某处倦了,或是遇到了有天资的学生就会教授。”

晚些,这番话传到了李治那里。

“竟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