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微不可查的冷哼一声。
随后缓缓说道:“太子年少,还得要诸卿辅佐,不过太子所言却让朕颇为动容。天下每日多少事?”
皇帝看着宰相们,说道:“州县官吏每日之事便是治理一地,若是都待在州廨县廨中做决断如何?朕以为不妥当。太子说得好,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皇帝再说,“到了朝堂,天下每日多少事都送到了朝中来,朕与诸卿每日理事堪称是忙碌不堪。可这里是长安,长安看不到天下,只能通过各地的文书来了解天下,可天下官吏可信乎?”
这个问题……
皇帝目光转动,“李卿说说。”
李义府下意识的看了李勣一眼,才想起皇帝不可能这般把问题丢给李勣,也不会用这等说法。
他看了太子一眼,“陛下,天下官吏大多尽职尽责,大多可信。”
连李义府都在耍滑头,可见做官不得罪大部分人的重要性。
李治目光转动,盯住了贾平安。
这是要让我出来放炮?
贾平安见到李义府的嘴角挂着笑意,知晓这是幸灾乐祸。
放吧!
“贾卿。”
李治颔首,“你来说说。”
这个问题会得罪许多人……
“咳咳!”
有人在干咳,皇帝大怒,可一看却是心腹许敬宗。
老许在提醒贾平安:小子,悠着点,学李义府就是了。
连李勣都看了贾平安一眼。
皇后微微抬头,按理现在她该垂帘……也就是坐在帘子后面,可架不住皇帝说这是掩耳盗铃,加之大唐上层的男女之防没那么重,所以如今还能堂而皇之的坐在后面。
李弘看着舅舅,心想这事儿该如何说?
“陛下,靠人是靠不住的。”
贾平安一开口就放炮,就在李治微微变色时说道:“想维系官吏的清廉或是可靠,靠自觉和节操靠不住。”
皇帝冷着脸,“这天下的官吏都不妥?”
“不说不妥吧。”贾平安实话实说,“大唐开国还不久,官场这个大染缸臭味还不浓烈。可天下官吏手中都有权力,而这些权力随时都能生钱,陛下,指望人看着钱不动心是不可能!万万不能!”
贾平安觉得这等想法太天真,“这里有一条线,刚开国时官吏还算是清廉,时日越长,贪官污吏就越多……罕有例外。”
李义府忍不住反唇相讥,“大唐立国也差不多五十年了吧,如今大唐官吏就不错。”
“五十年很长吗?”
贾平安反问道:“李相在吏部可知晓每年处置了多少官吏?是越来越多还是如何?每年多多少……”
呃!
李义府卡壳了。
随即他寻到了解释,“此等事谁会去计算?”
贾平安笑了笑,“新学就会,在户部和工部,新学出身的官吏都会用数据来对比。譬如说户口,每年做一个数据,随后和上一年相比就知晓收支的变化。譬如说工部,每年征召了多少民夫?动用了多少工匠,花费了多少钱粮……这些数据一出来,就能作为朝堂决策的依据。做决策……还是不要拍脑子的好。”
这是为大外甥报仇!
李义府微笑道:“吏部不需要。”
新学别想往吏部挤!
但想想李义府再度补刀:“赵国公在兵部,想来能多要些新学的学生,也算是师生再度聚首,更是能朝夕相处。”
这一刀真狠!
——陛下,贾平安要在兵部大搞一言堂了啊!
太子果断出来,“孤乃是算学的祭酒,今年科举前,孤还去了算学,鼓舞了学生们。”
大外甥随即为舅舅扛事。
李义府面色有些僵硬。
皇帝神色平静,看不出对此事的看法。
杨德利干咳一声。
你还没走?
王忠良不禁有些懵了。
这里都是宰相或是重臣,你一个御史老是逗留不去是啥意思?
杨德利说道:“陛下,去年台谏弹劾官吏比前年多了三成。这些年都是一年比一年多,同僚们都说大唐渐渐富庶了,可官吏栽跟斗的也越来越多了。”
啪!
众人仿佛都听到了巴掌声。
李义府微笑道:“是吗?”
杨德利点头,“下官自行计算过,可复查。若是错了,下官自请离开长安。”
杨德利离开长安……好像不是坏事吧。
君臣都冒出了这个念头。
但此次李义府和上官仪有些灰头土脸,被太子比下去了。
该安抚一下?
李治看着太子,“天气渐渐好转,朕准备与皇后幸万年宫,太子监国。”
李弘的嘴唇哆嗦了一下,下意识的道:“阿耶,我还年少。”
这一声阿耶叫的好啊!
皇帝微微一笑,“不小了。”
监国……
贾平安觉得早了些。
不过大事自然是送到麟游那边去,依旧给帝后和宰相们处置。小事儿就是太子处置。
阔以!
这是皇帝在慢慢的锤炼太子。
但上官仪和李义府就算是没脸了。
贾平安看了一眼装菩萨的李勣,再看看忠心耿耿的许敬宗,觉得皇帝现在堪称是大权在握了。
是了,唯有如此帝后才能一步步的挤压世家门阀……皇权和世家门阀本就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啊!
这是好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