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第165章 事出反常必有妖

五日后, 国都城已然入夏,虽然还算不上炎炎夏日,但气温已经升高了许多。

瑞和布庄推出了新款薄纱, 轻薄透气, 可以百姓们换上夏装的同时, 还非常意外地从里长保长手中领到了糊窗用的薄纱。

家家户户领到薄纱, 就忙着换窗纸,挂竹帘和床幔,因为天气一热,蚊虫就会多起来。

国都城东市十二坊之一的青云坊, 集中了全城半数以上的茶肆和药铺, 不知道怎么回事,茶肆的掌柜们像约好了一样,推出清凉解暑的茶饮“梅凉”,据介绍是用乌梅和青梅混合了草药熬煮而成, 价钱便宜, 老少咸宜,很快风靡全城。

各大药铺也先后推出了“虫咬伤药”,便宜又大罐, 消肿止痒的效果极好, 很快热销起来。

青云坊李记茶肆,在坊间最偏僻的西南角, 是众多茶肆里最不起眼的一家。

开门打烊时间很随意,茶叶价钱贵而量少, 平日门可罗雀, 偶尔才有客人, 掌柜的和小二都冷着一张脸, 就算有客人也只是进去待一会儿就走,偏偏开了许多年还没倒闭。

这日,两辆马车先后在李记茶肆门前停下,客人进入茶肆后,掌柜的竟然把门关上,连生意都不做了。

茶肆的雅间里,纱帘竹帘层层叠叠,全方位遮蔽了窥探的视角,烛架上烛光摇曳,凭空增添了一分诡异。

两位戴着帷帽的客人,隔着摆了茶具的矮几,相对而坐,矮几两侧各摆一个大沙盘,客人们不说话,拿着毛笔在沙盘上写写画画,写满以后,推动沙盘的横档,来回两下,沙盘就回复平整。

起初,双方都在沙盘上交流,很快都开始不耐烦,推横档的声音有些大,渐渐发展成一方扔毛笔,另一方砸沙盘,最后以茶具翻倒而终结。

酱色茶汤溢满了整个矮几,又延着边缘蜿蜒而下,滴在地榻上,晕出一点又一点水迹。

水迹似乎有无形的力量,让两位客人停住半晌,命掌柜的将这里恢复原样,他们也恢复了刚到时的姿势,各执一笔,但是互看一眼后,又把笔搁到一旁,解开帷帽的系带。

守在一旁的掌柜见状,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连二楼的楼梯口也封了。

雅间里极安静,两位客人摘下帷帽,无声对峙,仿佛比拼各自的毅力和忍耐力,最后脸上有胡子的中年男子最先放弃,向对面的年轻人提问:“静山观日常无守卫,为何大火未起?为何里面的人安然无恙?”

年轻男子沉默良久方才回答:“潜藏在国都城的探子悉数出动,杀掉静妙法师身旁的小奴取而代之,之后的每一步都如实进行……不曾想,到了本该大火的时刻,静山观却毫无异常。”

中年男子没有半点放松,继续说:“运宝司执事仍然生龙活虎,运作有条不紊。我们派出去的人手下落不明,这又算怎么回事?”

“被抓被审?还是被杀?”

年轻男子伸手抹去额角的汗水,“大人,探子已经派出去了,没有半点消息。”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既然他们为殷离丢了性命,我们理当给他们收尸送回故土。我们在国都城有多少眼线和探子,怎会没有半点消息?”

年轻男子沉默不语,又随即抬头:“唯一无法深入打探的地方,只有明夏宫和运宝司,运宝司最近几日频繁更换守值人员,我们一时半会儿找不到可以办事的人。”

“又是运宝司,又是雅公子,”中年男子表面平静,额角暴起的青筋却彰显出内心的愤怒和焦躁,“他像个不会死的怪物,身边也尽是奇奇怪怪的手下。”

“燃箭用上了,连疫病都用上了,他还是不死。事出反常必有妖。”

年轻男子想到了什么,努力平复自己纷乱的思绪:“老师,按大邺律法,抓到奸细会当街示众三日,今儿已是第五日,只怕抓到运宝司以后凶多吉少。”

“运宝司的刑亭,是个令人闻风丧胆的地方,真被抓进去,不论说与不说,熬不过两个时辰。第五日了,仍然没有消息,我们该怎么办?”

“老师,我们的大事还要继续么?”

中年男子的眼睛大有些突起,脸宽而短,远看近看都像某种蛙类,听到这个问题,毫不客气地给了学生一记重拳:“为成大事,我们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和精力?无论如何都该继续!”

“可是现下,静山观没事,谣言的由头就起不来……”年轻男子的脸略长,“虫灾瘟疫又该如何兑现?这几日国都城的瑞和布庄在出售薄纱,给百姓们糊窗用,总觉得是大邺方知道了什么,开始防范。”

“不止百姓,明夏宫内外也是如此,大邺有了防备,我们想成大事就更难,”中年男子的眉头越拧越紧,“只凭长公主和雅公子的能力,成就不了这样的局面。”

“大邺现在的太子,虽然地位低了些,但能力确实卓越,会不会是他?”年轻男子接话,“学生一直认为大事无衣无缝,却到现在都未有任何收益。”

奇袭坠鹰峰营地未成功,使用“疫人计划”未能凑效,“偷袭计划”甚至未能到两方交战……以他们精心布局和军士单人作战素质强,大邺怎么也该倒点大霉。

可是大邺连皮毛都没伤到,殷离却损失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