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马车再次经过惠民药局附近时,铜钱简直不敢相信:“衡哥,我们都逛这么长时间了,人没少,反而比之前更多了!”

赵先机眼尖记性也好,发现排在最前面几个人都没变过:“不是吧,惠民药局的郎中和管事都干什么吃的?”

“我们去看一眼。”苏衡这时候才想起来,自己还是惠民药局未报到的管事。

所以,三个人并没有排队,而是直接挤到了药局门边,只见大门开着,但是栅格没开,没有病患能进去,都堵在外面。

药局里面两三个郎中在院子里走来走去,只当外面乌泱泱的百姓们是空气一般。

百姓们怨声哉道:“郎中何时才结束午休啊?都休息两个时辰了。”

苏衡三人面面相觑,只知道惠民药局郎中是轮值的、昼夜不断人,没听说还有午休不看病的。

“衡哥,你看,”铜钱指了指挂在门侧的木牌,“午休时间不接诊。”

正在这时,一名郎中背着包袱要出门,嚷嚷道:“让一让!赶紧让开!”

“郎中,什么时候才能瞧病啊?”几位百姓拦住不让走,“我们等得快中暑了。”

“不就是长了几个泡么?死不了,急什么?!”郎中很不耐烦。

苏衡微微皱眉,百姓们脸上、胳膊上、手背上,都有大小不一的水泡,小的像黄豆大小,大的有半个手掌……这是烫伤?

不管怎么说,正值盛夏,这样的水泡处理不好,伤口感染会没命的,怎么到郎中嘴里就是长几个泡这么简单?

第170章 惠民药局(中)

苏衡看到老人抱着四五岁的孩子, 孩子胳膊上好几个水泡,水泡面红肿得厉害,问:“老人家, 这孩子是烫了么?”

老人家听了直叹气:“这孩子晚上睡了一觉起来就有了, 赶紧抱来找郎中, 排队排到现在了, 看把孩子热得……”

孩子热得一身汗,伸手左抓右抓的,好几次要抓到水泡,都被苏衡拦住。

“老人家, 这水泡要好好处理, 千万不能抓破,不然发炎可不得了。”苏衡嘱咐着。

“哟,这位公子是来看病的?还是来冒充郎中的?”走出来的郎中撇了撇嘴。

“看病嘛,就排队, 喏, 到那边去。”

“你要是郎中的话,就给这些人诊治诊治?”

“什么都不是的话,天气这么热, 哪凉快哪待着去!”

任谁也不会把这位衣着不菲、太过年轻、还吊着右胳膊的富家公子当回事。

聚集的百姓们纷纷打量起苏衡来, 交头接耳,指指点点, “这大热天的,还吊着一条胳膊不在家待着, 到这儿来凑什么热闹?”

更多的人有气无力地站着, 只希望能等到开诊。

“这位公子, 要么排队, 要么走,别杵在这儿挡路。”郎中背着诊箱,努力往外挤。

苏衡打量着眼前的郎中,结合雅公子给的太医院和惠民药局人事档案,认出这位是太医院院判魏博的头号爪牙李年,既是太医,又是惠民药局的分类管事。

人事档案上记录:“李年,四十又二,国都城人氏,相貌平平的笑面虎,擅长儿科女科之症,对小儿推拿有独到心得……手中有太医院病案室的钥匙。”

“今年年初调到惠民药局成为分类管事……”

这位李年郎中,不高不矮不胖不瘦,方脸厚嘴唇,全身上下没有任何记忆点,见人自带一分笑,平易近人的很,可以完美融入在人群里。

用雅公子的话来说,这人哪怕往人群里扔个火炉,围观的百姓都说不出这人的特点。

苏衡张口就问:“都说国都城惠民药局日夜不断人,哪有午休不看诊的道理?”

李年背着诊箱,用不大不小的眼睛,上下打量苏衡,呵呵两声:“这几日长水泡的百姓太多,昨日前日,郎中们处理了不知道多少,都累中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