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原本他们还以为许若轻一个男子撑不起皇商的脸面,但人家许家前段时间拿出来的琉璃可是让无数人趋之若鹜。

有钱都不一定能买得到。

还有许家的纺织厂,大批量招收学徒这个模式,也是让他们吃惊了许久,最开始还有点不理解,怎么能随便把手艺交给别人?

现在人家现在产量上来了,虽然锦缎的价格有所下调,但总体算来,比以前赚得要多太多了。

他们得跟紧许家的脚步了,这许家公子不是什么好拿捏的后宅男子。

“就是些高产量的粮种,我准备进献给女皇陛下。”许若轻也没瞒着。

那商人一听,顿时就失去兴趣了,粮种罢了,产量再高,他能高到哪里去?

“那许公子先忙,我就不打扰了。”说完他就溜了。

许若轻也不在意,等到全部车队进城,他安排的好戏才算正式上演。

铜锣敲得砰砰作响,不知道的还以为这里有什么跑江湖卖艺的,吃瓜群众们顿时就围了过来。

走在最前面敲锣的是一名嗓门儿特别大的老妇人,她一边敲锣,一边高喊:“许家进献粮种,亩产两三千斤的高产量粮种,愿大婴不再有人饿肚子,愿女皇陛下千秋万代。”

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了后面那一长串的车队上。

亩产两三千斤的粮食??简直是闻所未闻。

这里是女尊大婴的上京城,全国最繁华的地方,也算得上是全国最有钱的地方了。

可是你再有钱,也逃不开一日三餐。

饥荒年间,哪怕你屋子里堆满了黄金,你也得紧着粮食,不敢浪费。

可见,粮食对百姓的意义有多么重大。

而现在大多粮食,小麦,黍米,水稻,产量无非也才两百到四百斤上下。

如果许若轻拿出来的粮种,产量翻个倍,能有个七八百斤,可能大家也只是觉得好奇,不会觉得自己受到了惊吓。

这可是两三千斤啊,几乎多了十倍的产量。

前面敲锣的妇人嗓门儿大,就这么一路敲锣打鼓的把一车队的土豆送到了皇宫大门。

声势浩大,宫里也早就收到了消息。

女皇陛下威严的目视着下方的大臣,“尔等如何看待亩产两三千斤的粮食?”

有一位满脸沟壑的大臣上前一步,“回女皇陛下,臣乃大司农,也出生乡野,跟田地和粮食打了一辈子交道了,这亩产几千斤的粮食简直闻所未闻。”

这确实是,亩产几千斤的粮食啊,种一亩地相当于以前种十亩地了,哪怕那粮食不好吃,也能填饱肚子啊。

他们大婴算富裕的国家了,可每年依旧有饿死的人。

又有大臣上前附言,“臣认为先看看也不迟,那皇商许家公子敢把这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应该也做不得假,除非他不要命了。”

这可是欺君之罪啊。

其他大臣也觉得有道理,万一那粮食是真的呢?他们要是看都不愿意看一眼,不就错过了吗?

女皇思考了一下,“传皇商许家公子上殿。”

“传皇商许家公子许若轻上殿。”内伺带着女皇的口谕站在宫门口宣读。

许若轻今天人都快晒蔫了,总算是等到了女皇陛下的传召。

果然皇后娘娘说的对,只要不是昏君,就不可能错过这种高产量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