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系统还是很严谨的。
饭要一口一口吃,罗马也不是一天建成的,去哪定制拉货用的太平车,高长松已有了点想法,可论建屋还是头一回,他从自己记忆中扒拉出建屋步骤。
像他们这样的平头百姓建屋无非就两种,富裕些的用木料跟石砖建,至于穷苦的只用泥砖块。偏远地区的农户多如此,河泥套在模子中暴晒,等晒干后脱模便作为砖块使用,至于屋顶,盖上一层茅草便能遮风挡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茅屋便是如此。
高长松自然不可能做这等茅屋,他哪怕新盖工坊,都肯定是要上琉璃瓦的,这样正经的大屋,还得找做惯了的熟练工一起弄,这些熟练工农忙时是农夫,等农闲时便集结同村的青壮,走街串巷地帮人修屋子做活。
打定主意后,高长松就去隔壁找了高澈,要是他没记错,高澈就跟人走街串巷修过屋子。
……
“盖新屋?”高澈猛地撕一口蒸饼,又被噎住大喝一口水,高长松看他边说话边喷碎渣,不禁扶额,直喊他吃完再说话。
等高澈狼吞虎咽完他表示“成啊”又好奇道:“你要盖新房了?”他寻思着高长松家就这几口人也住得开啊。
高长松解释道:“不是新房,是作坊,你又不是不知我那里的情况,眼下若将东厢做作坊,豆腐都扑不开,而且你看我这身上,一股味。”
高澈嗅嗅鼻子,露出一个憨厚的笑容道:“怪香的。”
高长松黑线,他想:是你身上味太冲了吧,每日汗流浃背劳作完也不下河洗洗,经常被于四娘捏着鼻子撵出来。
高澈直说:“拉几精壮没问题,可其余的石料大梁等你选好了不?那可要废不少钱。”
这笔帐高长松算过,他盖的是工坊而不是住宅,很省料子,再加上他们这房价远不如唐国,又是乡下的自建宅,要个一两千文顶天了,以他目前的经济状况来说,运转还是很容易的,但考虑要先买驴或骡子,拉他的太平车,还得分个轻重缓急。
于是他只跟高澈说:“我省得。”
高澈跟他说了番青壮哪来,原来都是于四娘家的兄弟,有亲的有堂的,都是于家村上的人,高长松听后笑道:“可是巧了,我那奚车也是在于家村打的,他们村人很擅长技艺。”
高澈听后仿佛自己被夸奖了般,又摸着脑袋笑:“正是如此。”很与有荣焉的样子,想来他跟于四娘关系是顶顶的好。
……
待把太平车的图纸画出来后,高长松便将当日活计一并交给李三,自己骑着小毛驴往于家村走了。
那太平车是他从《天工开物》上看到的货车,宋代人以二骡或驴或马拉货,从北方拉到南地,用的便是这太平车,其特点是载货能力强,抗震性也不错,若要说有什么缺点,便是不能速行,前进速度比较慢。
当然了,坨那么多货,怕也是没人想过要速行的,要是载瓷器之类的易碎品,颠坏了怎么办。某种意义上,豆腐也是易碎品,那当然也需要稳了。
高长松要画出这图不容易,跟现代不同,唐宋建制中柳卯结构应用颇多,其中很多在现代已经失传了,再加上高长松本人并非工科出身,哪怕图纸掰碎了给他看,又或者图像演示很多遍,他才理解,而且还是脑子记住了,手没有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