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陆逊的谋划

? 第二百三十一章陆逊的谋划

事情确实象他们想的那么顺利,这其中的关键就是于吴国太。吴国太能教出孙策、孙权这样的人才,的确有他的不凡之处。

江东的这几日里,吴国太天天将罗灵风、孙尚香等人带身旁,谈天论地,决不给孙权半点机会,让他破坏此次的行动。

诚所谓“知子莫若母”。吴国太知道孙权就算毒辣,对她却有着超一般的母子之情。孙权绝对不会她面前干任何坏事。

孙权也正如吴国太所想。本来孙权打算用李儒的计策,将孙尚香绑架,让此此婚礼无法进行。李儒知道一个智者会顾全大局,罗灵风不可能江东久呆。只要一段时间内没有找到孙尚香,罗灵风绝对会为了大局而回长安。

可是,他们没有料到吴国太会如此的不配合,让他们无从下手。

秦淮河畔。

孙权等人正此地送罗灵风一行人去长安。

此刻,吴国太拉着孙权的手,不舍的叮咛着,要他注意身体,春夏秋冬该吃什么、穿什么?定时休息等等。孙权红着眼点着头,母子情深,可见一班。

罗灵风看着一旁的陆逊,对他绘挥了挥手,从怀中掏出两本书,递给了跑过来的陆逊道:“这两本书你好好看看对你以后会有帮助的。”

陆逊接过一看,是《项羽本纪》放入书架和《高祖本纪》放入书架。《项羽本纪》放入书架和《高祖本纪》放入书架这两书并不是很贵重,只要是大户人家都有,此乃司马迁所写的《史记》放入书架中的其中两篇。

陆逊疑惑的看着罗灵风不明白的意思,不过他还是恭敬的说了声:“谢谢师傅。”

罗灵风明白陆逊的想法,笑道:“《项羽本纪》放入书架、《高祖本纪》放入书架此二书是乱世必读之作,其中项羽失败地原因。刘邦胜利的原因,还有刘邦的忍、张良的高瞻远瞩、韩信领兵的诡异、陈平的谋、范增的奇无不刻画的淋漓致。只要能深入地理解了当时项羽、刘邦、张良、韩信、陈平、范增这几人的当时的想法对你以后的路大有好处。其中还有许多为师做了注释。”

陆逊点头称谢。

罗灵风望了陆逊一眼,轻声一叹,陆逊这么早就当上了都督,不知是好,还是坏啊!希望他能真正的理解“忍”这个字。不过回头一想,陆逊也是三国时少有得英才,自己弱冠尚能得到如此地位。陆逊为什么就不能呢?不由得叮嘱自己,三国得乱世,觉不能小瞧小瞧天下英雄了,尤其是敌方。

不过罗灵风仍忍不住轻声道:“伯言为师没有什么好教你的,你现还不到三十,已经上了都督。军中不会有人服你的。当年公瑾兄也曾经受到程普等老将的百般刁难,不过公瑾兄雅量高风对此不屑一顾。主要地还是当时是乱世,公瑾平定江东时。力过汗马功劳,这才让孙家三老将心服。可你几乎未立大功,孙权将你都督之位交给你。有一部分是看中你的才华,但主要的原因还是你是他的妻弟,他看中了你的忠心。才将这兵权交给你。因此,你将会承受比公瑾还大十倍,甚至百倍地压力。你切记一点,虽然你的官位比他们大。但是论资格、辈分你远不如他们,遇事情以忍为上,万不可与孙家三老发生正面冲突,以德报怨方是上策啊。

这《项羽本纪》放入书架《高祖本纪》放入书架中有一事,项羽和高祖曾有一盟约:‘先入咸阳者王之。’高祖率先攻破咸阳,当曰可占秦地为王,可张良却说:‘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便劝高祖转入汉中。此处伯言可看出什么?”

陆逊也是饱读诗书。《史记》放入书架也曾经看过这两本书,思片刻,回答道:“当时秦地是号富于天下十倍,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高祖兵十万,号二十万。项羽神勇,善战。天下闻名,手下良将。谋士无数。有项氏精兵,高祖不敌。张良目光长远。认为只有避开项羽的锋芒,才能取得胜利。”

“不错,张良是大汉第一智者,他高祖夺天下中功劳大。但你想过没有,当时秦地是号富于天下十倍,宫中的财宝玉器数不胜数,当时有‘占关中同占天下’一说。高祖甚至得到了秦王子婴所献地‘传国玉玺’和‘调兵符节’可是为什么高祖要放弃这如山的珍宝,皇帝的象征。高祖大志,高祖放弃这些心中是怎么想的。”罗灵风语重心长的问道。

陆逊脑中灵光一闪,大悟道:“师傅,徒儿明白了。如果没有高祖的让秦地,就不会有日后的大汉江山,终究起来就是一个‘忍’字。”

罗灵风笑道:“不错,以退为进,方是上策。当时高祖就是忍住了心中的,果断地下令封存一切财宝,才有现的大汉江山。若当时,高祖一但犹豫不决,那项羽先锋黥布就会和镇守函谷关的高祖军交战。那时两家的关系就由同盟转为敌对。以项羽那霸道的性格,觉对会强行攻打高祖,当时高祖手下并无很多出色人才,陈平、韩信等当时还项羽军中效力,项羽军中人才济济,反观高祖却兵微将少。高祖无后援,而项羽背后却有大楚王朝,强弱一望可知。两军若战,高祖必败。高祖若败,就不会有现的大汉江山了。

同样的道理,你绝对不能和孙家的宿老交恶。向你这个年龄难过地一关,就是年轻气盛。记住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只要你日后拿出你地本领,展示出你的才华,时间不久,孙家宿老就会慢慢接受你。但是一但你于孙家宿老交恶,他们将视你为政敌,你永远也无法让他们心服。一个掌握军权地帅者,若不能让手下将军心服,那后果会是怎样。你心中应该清楚。”

陆逊对罗灵风恭敬一拜,道:“徒儿紧记师傅教诲。”

罗灵风回身见吴国太已经和孙权说好了,其他人也准备就绪,便鼓励的拍了拍陆逊的肩膀,笑道:“我要走了,希望到时见面不会战场上,不过这可能行不大。还有你有任何疑虑都可去问鲁肃,他会帮助你的。”

说完。头也不回的向后走去。

陆逊呆呆地望着罗灵风的背影,眼睛微微起了红丝,看着战船越行驶越远,直到消失不见。

“伯言,别看了,他们已经走远了,准备一下。快些去议事厅,午边还有一个全局会议要开。”孙权和善的拍了一下陆逊的肩膀。

“是。主公,”陆逊回神答到。

孙权笑着道:“没人的时候叫我姐夫就可以了,叫主公就显得生疏了。”

“君臣大义,逊岂敢称主公姐夫?”陆逊低头答道。

孙权满意的点了点头。

长江之上。

此刻罗灵风、吴国太一行人乘坐江东的艨艟战舰上,战舰由西向南急速行驶。

罗灵风站立船头。回首一看:只见战船无数,大旗下,蒋钦自领惯战水军,势如飞马。疾似流星。

罗灵风见此不由暗赞:“江东水军这‘天下第一水军’果然名不虚传!刘备军的两大水上军团根本无法于之相比。兴霸领地‘乘风军团’善于极行,有如当年的锦帆贼,来去如风,幼平的‘破浪军团’善于硬战,有如惜年的九江水贼,大江之上所向无敌,就连官府见了也要退避三舍。但是这两支水军和江东的水军比起来就不行了。江东水军并非现的‘乘风’‘破浪’两大水军可以比拟的。”

“好强的水军,能练出如此水军。江东周郎果然厉害,这‘天下第一水军’却也名副其实。”一旁地赵云见了江东水军的威势,也不由为之折服。

“大都督鄱阳湖练水兵数载,就得了‘天下第一水军’的称号,是奉一身中敬重的人之一,可惜英年早逝,乃江东一大损失也。”奉命护送吴国太的丁奉听了赵云地话,感慨的吹嘘道。

罗灵风偷偷莞尔一笑。他不能告诉丁奉周瑜没有死。假意感慨道:“是啊!公瑾兄雄姿英发,世所罕见。英年早逝,惜哉!。”

建业府衙议事厅。

厅中孙家文武众臣齐聚,除陆绩、顾雍、凌操、吕蒙等人镇守四地,不能前来外,其余重臣全部到位。

孙权高坐于堂上,对堂上群臣道:“召开会议前,我给诸位介绍一位奇才。此人才智过人,不亚于座各位。先让大家见一见。”

陆逊听了孙权的话,心中一震,“莫非此人就是劝说主公杀害师傅的神秘人。”想到这里,陆逊回身望去。

岂料这一望去,心中惊骇无比,此人奇仇无比,脸上有如滚油烫过一般,坑坑洼洼,还布满了刀巴。望之触目惊心,令人心底冒出一股寒气。要说他唯一地优点,那就只有一双眼炯炯有神。

别说是陆逊,就连程普、黄盖、韩当三位身经百战的将领看了也不由一阵发虚,他们三人身上的伤加起来,都没有此人面上伤口的一半。

此人正是为了躲过追杀,亲自将自己毁容的李儒。

孙权将此人领至众人眼前,介绍道:“此人乃权任谋士,姓李,名德,字国渊,有着经天纬地之才,和诸位一样,乃权之心腹。”

孙权安排李儒做末端。